也许下意识的将那些东西都当成了垃圾,几个拉板车的,直接将东西一倒,哐当当几声巨响。
就算好好的东西,也在这么粗暴的卸货手段下,变成了缺胳膊残腿的。
赵香云总算知道,为啥除了那张床,她上回捡到的都是一些名贵木种的边角料,或者残肢断臂。
“小丫头,要选啥,赶紧选,选了我还得将东西扔到角落里去,这里都碍着路了!”看门的老头说了一句,赵香云放下自己已经空荡荡的背篓,开始找东西。
赵香云找到了一个只剩下一半的立柜,立柜是紫檀做的。
另一半,也不在这一次拉过来的东西里头。
再就是一张老式的太师椅,太师椅是红木的,样子还不错,重点是一堆东西里,唯一算得上完好的了。
有个茶壶,赵香云仔细辨认了一下,应该是清代官窑出来的瓷器。
只可惜,被那些人粗暴的对待,茶壶裂成了两半。
赵香云差点没心疼死。
她将茶壶连同碎片,一起捡了起来。
最后放进了要买的东西一起。
旧货市场就是这样,你遇上好东西,还不一定是完整的。
若是遇不上还好,像赵香云这种遇上了,还是个破碎的,更难受。
拿好自己要的东西,赵香云找那看门的老头去过称了。
那老头将东西一样样的检查了一遍,准备称量的时候,发现赵香云放在里面的破茶壶。
“丫头,你这咋捡了个破茶壶在里头?”老头一脸不解。
买旧货的他见过,可像赵香云这样,买个破烂货的,倒是第一次见。
“我挺喜欢这茶壶的,跟我家里之前用的那个很像。不过我家里那个,很早就不知道去哪里了,我就想着拿回去,就算是碎片也没有关系!”赵香云说。
虽然这话是假话,可她还是流露了几分真实情感的。
看门的老头对赵香云印象很深,因为所有来旧货市场的,没有哪个是比赵香云还胖,身子骨还结实的。
大家都是一副面黄肌瘦的样子,甚至还有些人穿的衣服,补丁比原本的衣服料子还要多。
不过老头对赵香云印象不错。
他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也不讲价。
不像其他人,恨不得让他白送。
这公家的东西,他能白送吗?
“不就是破茶壶吗?再和家里的像,那也是个破的!你等着,我给你拿个好的去!”
老头说完,打起精神,走到了整个旧货市场,唯一一个上了锁的小房间。
再出来的时候,手上还拿了一个茶壶,茶壶配套的,还有几个杯子。
“给!你拿五分钱给我,茶壶和茶杯都是你的,这茶壶半点磕碜都没有,好着呢,随你咋用!”
赵香云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老头已经开始称量她拿的东西了。
赵香云看着手里的茶壶。
用手碰了碰,茶壶的质地很光滑,瓷器上那层胎色有些深。
赵香云拿起茶壶,看了一眼底部。
上面依稀可以见到汝窑两个字。
这是汝窑产的茶壶?
赵香云再看了几个茶杯,杯子底下,都有印记。
我的天,这老头随随便便给她一个茶壶,就是汝窑的瓷器?
这几乎颠覆了赵香云的三观。
而且,她有种想法,或许旧货市场里,不都是她见到的破铜烂铁。
搞不好,这些好东西,还有很多。
只是,看门的老头没有拿出来。
赵香云也不知道,这老头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又或者,只是单纯觉得这些完整的东西,要另外放置。
总之,不管啥原因,这老头看起来,都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赵香云思索的时候,老头已经帮她称好了所有东西。
这回,所有东西加起来,不到二百斤。
一分钱一斤的东西,赵香云付了两块钱,再加上那个茶壶,一共是两块五分钱。
“大爷,谢谢你这茶壶!”赵香云说。
“行了,有啥好谢的!不就是一个破茶壶。”
老头一再强调是个破茶壶,赵香云愈发的不了解这个人。
想到他到底给了自己一个看起来挺值钱的古董,赵香云决定帮帮这老头。
趁着出去借板车的时候,她往自己背篓里,又放了五斤粗粮。
拉板车进去拉货,在那老头帮她将货物一个个搬上板车之后,赵香云将背篓里的五斤粗粮拿了出来,递给老头,“大爷,这是给您的,谢谢您愿意帮我!”
这老头虽然总是凶巴巴的,可是在看她弄了个破茶壶的时候,主动拿了个好的出来。
称重量的时候,也将破茶壶捡了出来,完完全全没有占赵香云半点便宜的意思。
他是个好人。
老头接过赵香云给的东西看了一眼,等他看到布袋里的麦麸时,老头整个愣住了。
“你……你……”
“大爷,您别嫌弃,我出门出的急,就带了这些出来!”赵香云说。
老头哪里敢嫌弃。
他都快饿死了。
“丫头,你……你知不知道,你在做啥?”老头并不急着拿走这些粗粮,而是问赵香云。
他觉得赵香云可能搞不清楚状况。
眼下,大伙儿都是缺吃少穿的时候,咋能够随随便便拿粮食出来?
“大爷,我知道!我也知道,这年头粮食难弄,但是我见您,就觉得,您这人是好人!
就当是我做了一回好事吧!这粮食应该给你!”
第五十六章买农具
赵香云觉得,比起那个清代官窑出来的茶壶和几个茶杯,五斤粗粮真的算不得啥。
别说她付了五分钱,就是再出五块钱,都是她占了大便宜。
老头听赵香云这么说,最终还是接了粮食。
他冲赵香云说了一句,“你下回要是还缺东西,直接和我说,我给你拿好的。”
老头是专门管这里的,每一车的旧货,都要经过他的手里。
他总是先将一些完好无损的东西,先扔进那个带锁的杂物房里。
剩下的,基本都是些不完整的东西。
坚持了好几年了,那杂物房,都快堆满了,反正是公家的东西,卖给谁不是卖!
“谢谢大爷!”赵香云说了一句。
她确实还想找些东西,要是古董就最好了。
不过不是今天,她今天买的东西够多了。
拉着板车,赵香云离开了旧货市场,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将板车上的东西,全扔进了空间。
又在县城转悠了一圈,才回去还了板车。
有工业卷,手上又有钱,赵香云就想去农技站看看,有没有农具。
他记得赵志远说过,农具也是限量供应,若是运气不好,有钱、有工业卷,也买不到镰刀。
赵香云问了好几个人,才打听到农技站的位置。
这个时候,农药化肥还没普及。
乡下普遍就是靠点人的粪便,猪的粪便,或者牛屎,土粪之类的,纯天然肥料。
农技站是给下面生产队提供技术服务和种地知识的。
当然,拖拉机,镰刀之类的东西,在这里也有售卖。
特别是农具,乡下人就相信农技站,也只会在这里买。
赵香云到农技站第一件事儿,就是问镰刀、弯刀之类的东西。
“同志,你好,请问割草,割水稻和麦子的农具有没有?”
赵香云问的是农技站一个穿着灰色工装的男人,约莫二十岁上下,姓杨是农技站的技术员。
见了这么多人,眼前的男人,是唯一一个脸部不浮肿的。
还能看得出几分红润的人。
想来日子过得还可以。
“有,你要买吗?”杨技术员问。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