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回家乡?听说你的家乡发展得很好。”陈辉年的老师已经快七十岁了,但双眼依然炯炯有神。
不过,陈辉年知道老师的身体不天好,老师的身体在那场运动中被损害一直没有养回来。
没有退休之前就常生病。
陈辉年和老师的感情加深,还是因为陈辉年无意中发现生病的老师然后把他送医院。
听老师说起大唐农场,陈辉年的语气情不自禁的就带上了骄傲,“我妹妹的努力。她很爱家乡,爱家乡的父老乡亲,一直在为了家乡的发展而努力。”
虽然没有见过现在的大唐农场,但陈辉年对陈白羽有信心。
陈辉年邀请老师和他一起去农场玩,“农场风景不错,空气也好,听说现在吃住方也便。小五建了不少租给游客的小洋楼,还有大饭堂。很多游客都乐不思蜀,从短期旅游变成了长住。”听说现在大唐农场长住的游客就有好几个。
“大唐农场的稻草泥屋很舒适,冬暖夏凉。虽然卫生上比不上小洋楼赶紧,但住在里面真的很舒服,会有一种温度刚刚好的错觉。”
“稻草屋?”老师挑眉,他不是没有见过稻草屋。稻草屋哪来有陈辉你说的这些也优点?
“不是一般的稻草屋。不是直接用稻草搭建的屋子,也不是用稻草和泥巴砌墙建成的屋子。它,是我们农场特有的一种手艺,早秋天收割之后,把长长的禾梗留在田里,然后被水浸泡......需要的工序很多。用这种泥做出来的砖头很耐古,如果有人住的话,几十年,上百年都不会显得破旧......之前,我们村的旧庙据说超过两百年历史,但在60年代的时候被无情的推倒了,很多老人没有办法,只能偷偷在家里哭。但在80年之前,我们村又盖了新庙......我们农场有很多习俗......”
老师笑了起来,“这个我知道。你妹妹出了一个很受欢迎的小册子,上面主要是讲述你们农场的习俗。我看了,很好。”
老师从书架上拿下一本小册子递给陈辉年,“你妹妹做的,很不错。”很多习俗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慢慢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很多年轻人慢慢的忘记那些繁琐而又有意义的习俗。
经济飞速发展,人越来越忙,越来越喜欢简单,一些繁琐的习俗就这样慢慢的被抛弃在发展中。
“照片也拍得很好。”
“哈哈。论拍照,我家小五是专业的。”
陈辉年笑了起来,“老师,去玩玩吧。和我一起过去。我阿公阿婆很好,很热情,很好客。”
老师虽然有些心动,但太远了。他的年纪已经不适合长途奔波旅游了。否则,现在有闲有钱,肯定不愿意一天天的闷宅在家里。
身体不允许啊。
“老师你去了,可以摘摘野果,玩玩手工,还可以和黄叔叔下下棋,讨论一下画画......还可以拍拍照。”
“好。”正捧着大苹果啃的小睿睿突然出声,他想要表达的是拍照好,他最喜欢拍照了。
“黄知然?”
“嗯。黄知然是我家小五的干爸,博学多才,博古通今,会下棋,会国画、油画,是一位很有文化底蕴内涵的人。如果放在古代,统统的状元人才。”陈辉年对黄知然很尊敬,他的书法虽然是李白教的,但也被黄知然指点过。
他们兄妹能也有今天,和李白、黄知然的教育和提点分不开。一个偏远农村的孩子想要出人头地,很不容易,没有李白和黄知然的悉心教导就没有他们兄妹的今天。
“我听说过他,应该是好几年前了。”
“应该是我妹妹大学的时候。他现在农场养老,每天就是下棋,画画,拍照,日子过得很悠闲。”陈辉年有些怀念农场的日子,“不过,他最得意的学生不是我,也不是我妹妹,而是我的小堂弟。”
“哦?你的堂弟,比你们兄妹还要出色?”老师真的有些惊讶了。虽然陈辉年最好的时光还没有到来,还寂寂无名,但陈白羽,这决定对是如雷贯耳的。在京都,处处都是陈白羽的传说。
“我堂弟的书画和棋都比我们兄妹要好。”
“四叔,玩。”小睿睿坐不住了,拉着陈辉年的手要玩。
“让爷爷陪你玩。”
小睿睿看着老师,眨眨眼,然后看向陈辉年,想要告诉他,这不是爷爷。
“很聪明的孩子。”老师把小睿睿抱起来,“不像你大哥。”作为京都大学教授的他当然听说过通讯工程专业的学霸陈一元。
不过,陈一元给他的感觉是太过正经,正直得有些死板了。
“哈哈。很多都说睿睿不像大哥,倒是有些像小五。”陈辉年戳戳睿睿的小脸,“和小五一样圆溜溜的,也和小五一样嘴巴甜滋滋的。”
“你们兄妹感情很好。你就没想过要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吗?”
陈辉年笑着摇摇头,“没有必要。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就很好。”在陈辉年看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找到的亲生父母如果像小五的家人这样,能成为助力固然好。但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好父母。有些父母家人不是助力,而是拖累。
他以后要走的路,需要一个很正面的形象,更需要时时刻刻都小心免得被人抓住了小辫子。
多少人是因为家人的放纵而最后走上自我毁灭之路的?多少人是毁在至亲好友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