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让我留下来向你道谢。”卫衡目光温润。
齐迅离开的时间太凑巧,不难想到有人从中帮忙说项,大家对温老很敬重,但还没到仅仅是沾了边就有钱不赚的份上。
这么说,俞夫人肯原谅他了,齐逸露出笑容:“你我是兄弟,这商行是我齐家的,何足挂齿。”
……
虞国公府是太后的娘家,每年都会举办赏秋宴,地点在京外的别庄,一来一回需三日,宾客非富即贵,穿戴十分讲究,俞静宜要为自己和她娘添置首饰和新衣。
卫衡还在后头,她就近拐进一间首饰铺,对伙计说出要求:“不能重样。”
有些身份的人家都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以免与旁人撞上,身份高的丢脸,身份低的尴尬。
伙计将她带到二楼的一排货柜前,道:“这上面的都是独一份,价格两千两起,每套还要额外再加两百两。”
俞静宜依次看过去,相中了一套点翠云形琥珀头面,样式别致,不失稳重,很适合郭方蕊,价格是两千六百两,加上额外的两百两,是两千八百两,她让伙计包起来,继续为自己挑选。
不多时,来了一位新客,双双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移开,但很快,俞静宜被对方吸引了注意力。
只听那伙计道:“夫人的眼光真好,这套紫玉藤花头面两千八百两,这套并蒂莲玛瑙头面三千两。”
不为别的,只因报价全都比先前整整高出三百两,若说看人下菜碟是不是反了?
东雁澜看着装在盒子里的点翠云形琥珀头面问道:“这套好漂亮,多少钱?”
“两千八百两。”伙计看向俞静宜:“这是那位夫人选中的。”
“怎么看上去更好反倒价格更低?”东雁澜疑惑道。
俞静宜心道,若是减去三百两,自己那套确实更贵。
东雁澜扭头看去,俞静宜正在端详一支水晶步摇,没有注意到自己,低声对伙计道:“她还没付钱吧,我现在就付钱,把这套转给我。”
俞静宜暗骂一声,犹豫着要不要出言制止。
又听伙计为难道:“这恐怕不行,那位夫人若是追究起来,小的可担待不起。”
东雁澜的贴身丫鬟道:“我家主子是三品将军夫人,她只是四品将军的妹妹,不敢追究的。”
伙计机灵着呢,双手护着头面,弱弱道:“这么说,贵人只要与那位夫人说一声,对方就会拱手相让,不会为难小店。”
占着理就不怕闹,若是失了信誉,生意就做不下去了,两相对比,还是要坚守原则。
伙计的话确实在理,明面上俞静宜的身份不及自己,该讨好自己才是,东雁澜抬脚来到俞静宜面前:“过几日我和婆母要参加一个重要的宴会,你把这套首饰让给我,回头我再帮你选一套。”
“这恐怕不行,我和我娘刚好也要参加一个重要的宴会,需要这套头面。”俞静宜果断拒绝。
再重要能与虞国公府相比吗,东雁澜心中不忿,可碍于卫衡的关系不敢与她闹开,用商量的口吻道:“那套头面很适合我婆母,要不这样,你再另外选一套,我看那套并蒂莲玛瑙就很不错,价格更高,差价我来补,算是我欠你一个人情,你兄长刚刚上任,我会让相公对你兄长多照顾些。”
俞静宜心头一沉,并蒂莲玛瑙头面去掉三百两,还不及自己的点翠云形琥珀头面,是亏了不是赚了,而且,她提及自己的兄长,哪里是商量是威胁,不能不应。
“既然如此,俞夫人就成人之美吧。”
两人都没有注意到,不知何时又多了两人,说话的是齐逸。
东雁澜抬头看去,对上卫衡冷冰冰的面容,干笑道:“卫公子,你来瞧瞧,这套头面与我婆母是不是很相称。”
她的婆母是卫衡的舅母,往日待他很好,为舅母争首饰,他不会计较吧。
卫衡皮笑肉不笑:“很相称。”
随后对俞静宜道:“娘子,这套头面就让给她吧,我们再另外选一套。”
俞静宜唇瓣抿成细线,点点头。
第95章 . 赏秋宴 东雁澜命贴身丫鬟……
东雁澜命贴身丫鬟付给伙计两千八百两银子, 又拿出两百两银票交给俞静宜,一副你捡了便宜的姿态,带着头面昂首离去。
俞静宜小脸皱成一团。
一山更比一山高, 大哥如今是官身,居然还要处处被人欺,他爹当初想要留在云州不是没有道理。
齐逸向伙计投去视线, 扬声道:“去请你们掌柜把库房打开,今日若是不能让卫兄的夫人满意,我可不依。”
来到库房,他向小夫妻解释道:“每一批新品都会紧着有关系的人或是老客先选, 剩下的才会拿到外面,俞夫人尽管挑,保证都是独一份,不会额外加价, 还能再降两成, 若是这里没有满意的, 我们再去旁人家继续挑。”
在云州,他说不上话, 这里是京城,是齐家的根。
与齐家合作的都是在多地有生意的人家, 身家不俗,京城的老商户都会给齐家开后门, 齐家走不通的地还有金家。
这便是他刚刚出言劝说的原因。
“娘子, 我帮你一起选。”卫衡牵起俞静宜的手。
夫妻两人选了四套头面,每套都比外面的材质更好,更精致,加在一起才一万两银子。
除此之外, 又拿出三千两为家里的三个男人选了头冠,发簪,腰带上的佩饰。
材质都是一样的,不过差距就是这么大。
出了铺子,俞静宜说出积在心底的疑惑:“真奇怪,我第一次来这间铺子,伙计给我的报价比世子夫人还低。”
“不是给你的报价低,是给她的报价更高。”齐逸少见的神情严肃:“不只是首饰铺,绸缎庄,酒楼,粮油店,只要是与金齐两家有关系的铺子对淮安伯府和镇北侯府的人报价都会高。”
他家娘子在东雁澜那里受了委屈,他自然要讨回,这是来自大商贾对官宦人家的报复。
就算两府察觉此事,面对这么多的商户也不好一杆子打翻,凡事讲究一个理字,闹大了丢脸的只会是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