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子里走出去的人,再回来之后,自然给村子里带来许多改变,首当其冲就是教育问题。
因为教育,彭村的人开始想把娃儿送去读书见世面,因为教育,彭村人开始集资修路,如此折腾些年景下来,村子里总算是走出第一步,跟上面的镇子开始有了频繁的联系。
镇子上的公家也乐的帮忙发展,近来几年,彭村的人也开始陆陆续续的有人搬到镇上甚至是县里居住。人数虽然不多,但改变是看的见得。
生活里的改变,总是悄然发生,可在蓬勃发展的背后,彭村里有几位年岁大的老人,近来时常在晚饭后出来消食闲聊的时候,不免有点忧心忡忡的样子。
村子里的年轻人不懂这些,自从后山出来一口清泉之后,他们觉得村子里变化很多,当然他们觉得变化是往好的方向发展,尤其是最近,听说他们彭村的湖米今年不但卖出了第一批,关键是价钱还不错,听嫁出去的红梅姐当家的说,兴许以后销路还会慢慢打开的。
彭村的发展是光明的,而村里的年轻人们也是有希望的。
他们是不太理解,最近家里的老人们为什么总是聚在一起,看起来忧心忡忡的样子的。
难道,村子有了发财的路子,不是一件大好事吗?
有了钱,将来他们也能过上跟城里一样的好生活。
村长彭春来刚送走村里德高望重的彭三爷,在门口叹了口气,转身回屋。
老婆冯华眼见他摇头叹气的进来,贴面饼子,饭菜小酒端上桌。
“叹什么气,三爷回去了?”
“回去了。”
“你说这三爷也是,留下吃顿饭又不能如何,饭菜我都做好了,非倔的回去啃凉饭。”冯华不太高兴的把碗筷往炕桌上一放。
彭春来皱眉:“得得得,少说两句,三爷什么人,你第一天才知道?赶紧盛饭。”
两口子往炕上一坐,冯华问:“三爷来干什么的?”
“还能干什么,还是前两天的事。”彭春来捞过一热腾腾的饼子,咬了一口。
“怎么,咱湖米卖的好,三爷他们不高兴?”冯华撇了撇嘴。
此时,还在高速上行驶的苏书,并不知道,就因为她那一批一千公斤的订单,第二天就帮那店老板在粮食批发市场打开了销路,虽说没达到火爆的效果,可依然吸引不少人前来打听,那店老板是个人精,就说人家订货是打算往南方去赚钱的,一来二去,货出了不少不说,还真给彭村多拉开不少订单。
前几天彭春来还为这事高兴呢,可这两天,以三爷为首的几个村里老人,居然到他面前说,粮食最好是别卖了,留着。
彭春来头疼着呢,当初不就是为了搞生产搞发展才带领全村人一起折腾出这么多的粮食吗,现在不往外卖了,那些订单呢,那钱呢?
难道说不赚了?
现在出门看病吃药哪里不是钱换的,拎袋大米去医院人家大夫也不收啊!
他是真不知道,当初提议大家用泉水种地的是这群老头老太太,现在粮食也有,给钱的买家也有了,什么意思,不卖了?
不卖了留着干嘛?是自己吃啊还是下崽啊?
☆、第41章 村里忽然来了城里人
源源不断的订单飞来,彭春来是实在没办法开口说咱村子的米不往外卖了。
村里不少人等这钱娶妻生子送娃上学的,能说不卖就不卖了嘛,长辈的话是得听,可彭春来寻思,实在不行,就先卖了这一批看看情形再说。
从村长那里回家的彭三爷背着手,一路往家走去,沿途不少本村的人向他问好,他也一一点头示意。
快到家门口不远,眼见着一群光屁股的小子们叽叽喳喳的冲过来,嘴里兴奋的嚷嚷。
“三爷爷,三爷爷,你们家来了大吉普车啊!”
“以前也来过!”
彭三爷眯了眯眼,往前看了一会,伸手拍着小后生们的脑袋瓜:“去玩吧,爷爷这有客人了。”
小孩子们一哄而散,吉普车旁站着两个年轻精神的小伙子,不是别人,正是唐泽霖和袁骁二人,他们俩一左一右站在车尾部,看见彭三爷过来,唐泽霖笑着迎面就过来叫人。
“三爷爷。”
彭三爷抬头,“你小子怎么又来了?”
话语里似是很嫌弃,脸上的表情却并不像嘴上说的那样,唐泽霖一个晚辈,自然是长辈说什么是什么,招呼过来旁边的兄弟给彭三爷介绍:“三爷爷,我兄弟,袁骁。”
袁骁最是热闹活泼的人,笑呵呵上前问好。
“袁骁给三爷爷见好!”
“好,小伙子不错,黑不溜秋看着就结实。”彭三爷说。
袁骁泪如瀑布的望着自家兄弟:……
他不是黑啊,这是晒的!晒的!
村子不大,谁家放个屁,一炷香都能传出二里地去,更何况是来了一辆大吉普,不一会,整个村子的人就都知道彭三爷家来了两个城里的年轻人。
听说好像还是当初彭家小子部队上的领导呢,有那好奇心重的人默默的凑到彭三爷家外面来凑热闹。
村民都知道了,村长彭春来能不知道么,在家里一袋烟没抽完,得信之后就从亲戚家的小超市拎了两瓶就过来。
彭三爷年轻的时候,据说也上过战场打过仗,至于打的什么仗大家倒不清楚,如今八十多岁还能够健步如飞的老人在村子里可没几个,再加上彭家的小孙子前些年光荣牺牲,部队将烈士勋章送回村里,彭三爷家在村子里,虽然经济条件虽然不好,可谁不高看一眼,连彭春来这个村长见了彭三爷都要恭恭敬敬的问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