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72节</h1>
全公公透露过乾元帝的意思,她就明白了自己要代替明珠公主远嫁北漠。她心里并没有慌乱,也没有难过。
作为明珠公主的大宫女,无论如何,她都是要陪嫁到北漠的。与其当一个随便一个人都能欺负的宫女,还不如顶替明珠公主的身份当主子。
她跟了明珠公主很多年,自是知道见过明珠公主的没有多少人,见过她的倒是不少。全公公说了,昭阳宫的宫女都不会随着和亲,他会另外挑选一些新入宫的女人随她陪嫁。
只要掩饰得好,她就不信过不来好日子。她一个小小的宫女能够嫁给北漠大皇子,也算是最好的归宿了。
作者有话要说:
每日一乐:前天晚上和老婆逛夜市,买地摊上的衣服,有个陌生女孩儿很有意思,我老婆看上哪件她也看上哪件,结果我老婆买一件她也跟着买件一模一样的。最后我老婆开玩笑的问她:“你很喜欢我挑的东西啊?”那妞抿嘴一笑点了点头,然后脸色一紧,撇我一眼说:“除了你男朋友。”妈妈的,我就长的这么磕碜人,比鬼都丑?还能不能好好交谈了,我老婆听后笑的那叫个花枝招展啊,俩人一见如故就差结拜了。我很怨念的提着两位女士的包包,陪她们逛街。
今天发言还算比较成功,单单可算是卸下了一桩心事,不可累了好半天,马上又要出差了,码字的时间又变少了,但是单单坚持日更,绝不断更,求赞!
☆、第143章 83
全公公见这个小晴不喜不悲,仍然淡定地随着老嬷嬷学习公主礼仪,暗自点点头,这倒是个好的和亲人选。
得知乾元帝愿意为自己冒险做出鱼目混珠的事,明珠公主心里十分感激与庆幸。感激的是乾元帝作为一个皇帝能够如此注重亲情,这样关爱她这个妹妹。庆幸的是先皇火眼金睛,选中了一位重情守诺的好皇帝。
乾元帝一早就有过吩咐,让她还是得保持之前的状态,不要露出半丝异常。后宫嫔妃每天定时来昭阳宫宽慰她,她依旧做出一副哀莫大于心死的状态,无论耳边的人说些什么,她都以沉默对待。
三天后,京都是个艳阳天。乾元帝背着明珠公主上了和亲的马车,做足了不舍亲情,忍痛嫁妹的情状。
明珠公主身着大红婚服,身边坐着两位陌生的宫女,忍不住哭出声来。明知道乾元帝已经安排好了会在半路救下她,明珠公主内心依然充满彷徨。
一为行动失败,自己就必须远嫁北漠饱受欺凌无疑;二为行动成功,自己这一辈子就算是真正的出了娘家,从此以后孑然一身,了无牵挂。
殊不知,明珠公主身边的两位宫女是乾元帝十五个暗卫中仅有的两个女卫。她们已经得了命令帮助假公主瞒天过海,等大靖国内稳定后,方可脱身回国。
能够从几百孤儿中脱颖而出,尤其是女儿身,她们饱尽人间苦楚,冷眼看着明珠公主哭泣,没有一点开口相劝的意思。
随着马车渐渐使出皇城,明珠公主好容易停止了哭泣,抹抹泪,掀开帘子,回头看了一眼高大巍峨的宫城,做好了于此诀别的准备,明珠公主发现身子渐渐乏力,眼皮沉重,不知不觉就软软地躺在了软垫上。
这个娇弱的公主终于安静了,卫十一与卫十二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轻松。行动就在明珠公主沉睡的那一刻便启动了。
尚书房,撵走了大臣们,也无意去后宫勾搭嫔妃,乾元帝来回踱步,心里焦躁不安。虽然知道暗卫们从来没失过手,但关系到他的亲妹,就不由得他不紧张。
全公公早在乾元帝回到尚书房的那刻就遣退了太监宫娥,乾元帝一紧张就喜欢来回踱步,这个习惯自小就有,当了皇帝十年了都没改过来。
在心里数了乾元帝转悠了有20圈后,全公公忍不住开口劝道:“皇上,您别心急,想必这会儿和亲队伍已经出了京都,公主一定能顺利地给换回来。要不您去慈安宫陪太后娘娘说说话,太后娘娘此时想必更加担心呢!”
知道乾元帝是个孝子,全公公一劝一个准。这次也不例外,乾元帝停下步子,丢下手中无意识捏紧的册子,朗声道:“摆驾慈安宫!”
看着明黄色的壮实背影,全公公脸上都笑开了花。忙不迭地跟紧,并吩咐太监宫娥开路。
乾元帝忍住心中的焦躁,想着陪萧太后聊聊天也总比他一人瞎想好。谁知走到御花园就见到常荣公主带着宫娥在扑蝶嬉戏。
对于这个嫡出的大公主也是他唯一的女儿,乾元帝不可谓不疼。他放下心事,扬起笑意,乐呵呵地看着冲着他扑过来的常荣公主。
男女七岁不同席,常荣公主被皇后教导过后便没有像小时候一样见到乾元帝就求抱,似模似样地行礼后,软糯糯地喊着父皇。
看着闺女可爱的笑脸,乾元帝忘记了内心的紧张,摸了摸常荣公主的发顶笑道:“朕的大公主这是玩些什么呀,笑得这样开心!”
跟着常荣公主的宫娥仍然跪着,感受着乾元帝对常荣公主的疼爱,即使膝盖受着苦楚,她们都觉得心里像喝了蜜一般,甜滋滋的。
主子被皇帝疼爱,她们这些侍候的宫女也跟着水涨船高,走在哪都能被人高看一眼,少有不凑上来巴结的。
牵着女儿的小手,耳边都是她软糯糯的童言童语,乾元帝的心就像是六月天里喝了冰镇酸梅汤,浑身上下没有哪块不洋溢着轻松与惬意。
前头开路的太监们自是看不到身后的一幕,后头乾元帝与常荣公主跟着侍候的一大批人都见到乾元帝大大的手牵着常荣公主的小手,父女俩时不时的对视说笑,阳光给二人镀上了一层金光,晃花了众人的眼睛,也烫热了众人的心。
慈安宫大殿上,萧太后正盘腿坐在贵妃榻上,手里拿着一串佛珠不停地拨弄着,嘴里默念佛经,都是为了给明珠公主祈福,也好安心。
听见殿前的响动,萧太后睁开眼就见到儿子孙女俩手牵着手进门了。极为相似的两张脸不断靠近,萧太后都忘了念到哪段佛经了,满脸笑意地拉着请过安的父女俩挨着她坐下。
常荣公主依偎在萧太后怀里撒着娇,童言童语最暖人心,庄嬷嬷见着萧太后担惊受怕了好一阵,此时终于露出了笑脸,内心松了一口气,看着长荣公主的眼光更加柔和了。
殿内祖孙三代人相处和谐,亲情不夹杂着任何利益,三人都乐享其中。和亲队伍行驶到城外十里的竹林里就被拦去住了去路,一帮黑衣人持刀杀气腾腾的站在路中央,看其里就是来闹事的。
带队的卫七郎眸光一缩吩咐所有兵士注意戒备,保护公主。双方刀兵相见后,卫七郎就直接与卫一交上了手。
卫七郎出生卫大将军府,是卫大将军的第七子,年不过20岁便颇负盛名,一招回马枪打遍京都无敌手,是卫家七杰中最为出息的一个。
卫家老祖宗是跟随开国皇帝李铁牛四处征战创下不世基业的开国功臣,虽然起义前只是个屠夫,但人家皇帝也就是个打铁的,英雄无论出处,卫家经历四代,成为了大靖的四大世家之一。
说起世家,大靖有四大世家,以军功震慑世人的卫家,以文采才华扬名全国的文家,萧太后的娘家承恩公府以及陈皇后的娘家成国公府。四大世家互相制衡,是大靖朝的四大支柱。
四大世家之间互相攀比计较,比了老祖宗的功业,接着比各家在朝中的影响,更是比着各家的子孙后代。
卫家的卫七郎继承了老祖宗的神武,打遍京都无敌手,颇得乾元帝赞赏,时有重任交予他去办。卫七郎自始身份超然,是卫家年轻一辈的领头羊。
文家文三郎更是被传的神乎其神,年不及弱冠便已是举人,只等着朝廷开下恩科,一个状元郎是跑不了。
虽然作诗作词被一个小地方名不见经传的何青云比下去了,但是他做的策论可是乾元帝赞不绝口的,更是亲下许诺说下一届的状元非他莫属。
两家儿郎都如此出色,一文一武,自然时刻被相比较,互不服输。要说萧家与陈家也并没有非常出色的后代,但谁让人家一个是皇帝的舅家,一个是皇帝的岳家,这重身份就让他们有足够的底气与卫家文家相争。
卫一身为暗卫自然不能见天日,但卫七郎的勇武他是听过的,他内心十分激动,他想试试到底是这个闻名京都的卫七郎厉害,还是他这个暗卫第一更牛。
两人打的难解难分,自然没有精力注意场内的情景。乘着众人打斗,卫十一与卫十二不动声色地完成了狸猫换太子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