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538章 博爱</h1>
这些轻型卡车就不是当泥头车用了,它们目前都封存在东坝那边的仓库中,等到洪涛腾出手来,主要是得等小五那些小兄弟把开车学会,下一个新的产业就该上马了,它的名字叫做搬家公司!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京城借着亚运会的便利,开始了对整座城市的大改造。老城区被一大片一大片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群一大群的高层住宅小区。
广大市民们在高高兴兴搬进新楼房的同时,都会面临着一个大难题,那就是如何把原来的家具弄到新家里去。总靠向单位里借车肯定不够用,于是,一种新的产业,搬家公司就应运而生了。
这个行业不需要什么技术,也不需要什么高明的管理,只要你有运输工具,再有足够的人手,还有一个好用的关系网,能把特许经营的资格拿下,把车辆挂上搬家公司的拍照,就可以开始挣钱了。
不过这个行业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先不说相对很大的投入和这些紧俏的车辆从哪儿买吧,就说这么多青壮年劳动力一般人就凑不齐。
干这个行业老实人肯定不成,因为老实人容易受欺负,不光是同行要欺负你,顾客也会给你找麻烦,稍微有点磕磕碰碰的就得让你赔。如果是老实人来干,那就别等同行业竞争了,光是每天赔别人家具电器的钱,就得破产。
不过洪涛不发愁这个问题,最适合干这个行业的就是小五这样的人。他那些小兄弟就没一个好说话的,没事还打算惹点事呢,根本不用发愁他们被别人欺负,要担心的是他们会不会去主动欺负别人。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行业最能养人,不是养身体的养,而是养活的养。
一辆车搬家公司的车最少也得有个司机、有两三个搬运工,小五那些小兄弟不用去当搬运工,他们只要当司机和押车的就成,搬运工可以招募进城的农民工来干。
这样一来,光是一个搬家公司就能吃下七八十人,再加上土方车队和设备租赁公司,小五的手下不光不愁安排,估计还不太够用呢。
而且依靠这些车队,小五还能间接的控制数量更多的人手,就算刚进城的农民工有些胆小,不敢惹事生非,那站脚助威、摇旗呐喊总成吧?
你说这要是有点什么事儿,一个电话过去,不一会儿就开过来好几辆大卡车,每辆卡车上都站着几十口子手拿镐把的壮汉,得是什么感觉。估计这个架也不用打了,除了武警和军队,连警察都得头疼。
当然了,洪涛并不是打算真让小五在京城里搞帮派,那是嫌自己死的慢。但是混运输、砂石料、建筑行业,你没有点地下势力来保驾护航,照样是玩不转的。
一手拿着大棒子,一手拽着关系网,脚踩黑白两道才是这些行业的真实写照。这些玩意也不是洪涛发明的,他也是从后世里看来的、听来的、学来的,只不过是学以致用罢了。
另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这些人员和车辆不光能干搬家公司,等到这一行竞争开始激烈时,洪涛又会华丽的一转身,咱又改玩物流配送了。
还是这些车,还是这些人,只要把公司招牌一换就万事大吉。后世里很多物流公司,刚刚起步的时候都是搬家公司,搬着搬着家,就接触到了大公司的货物运输,于是有心人就这么改行了。
至于物流公司之后还能做什么?其实到了民营资本可以进入邮政行业之后,还可以做快递。这样就追上了电子商务的脚步,算是一个朝阳产业了吧。至少在洪涛重生之前的二零一四年,这个行业还不过时。
再往后的话,洪涛也就不知道该做什么好了。他不是商业奇才,更没老黄那种超前的眼光。不过他认为如果能平平稳稳的混到二零一四年,应该也就不用去做什么了。
做为一个重生人士,辛辛苦苦的奋斗了三十多年,到了四十多岁还没混出来,那不如再让一个雷给劈回去算了,重生这一次都多余!
由这次成立电脑公司的事情为引子,洪涛那颗经常胡思乱想的脑袋里又冒出了一个念头,他觉得不能这样对待苏联人民,这样做太卑鄙了。
人家强大的时候咱连个屁都不敢放,人家倒霉了就一拥而上拆人家房子、拿人家东西,这种趁火打劫的事情不是文明人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