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上层社会不是看不出这些来,但他们引导民众并没有引导他们独立,反而是让这些人更好的和英国人进行合作,对于这些印度上层来说,如果让下面的这些人开始独立,很有可能会把它们一块推翻的,他们可不想成为历史洪流当中的一滴水滴,他们必须得继续在印度作威作福,哪怕印度成为一个殖民地也不要紧,所以他们跟紧了印度的步伐,因为在印度国内还有很多独立组织,这些独立组织都是华夏资助的,所以印度上层十分痛恨华夏,认为华夏干涉了印度的内政,但印度也没有能力对华夏做出什么制裁,双方之间也不存在任何的贸易,所以只能是在报纸上喊喊口号而已。
对于斯里兰卡这个岛屿印度一直都想要纳入自己手中的,但英国人并不想要让印度占领这里,斯里兰卡的历史上曾经属于过印度,但是当英国人抵达当地之后,把这个地区分为了两个殖民地,各有各自的总督,平时的时候根本就不相同数。
印度的高层也给英国人踢了好多次,但最终英国人都没有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复,进入战争年代之后,印度人这这个想法更加激烈了,但是英国人还是坚守自己的想法,说白了就是没把印度人放在眼里,认为他们只是一个殖民地的看守政府而已,难道你们的想法还要来影响大英帝国吗?就在英国人进行犹豫的时候,华夏人出兵占领了这里,这让印度人心里有很大的埋怨,他们认为如果这里是印度军队驻守的话,华夏就不可能占领这里,都怪这些该死的英国佬,可是英国人却不这样认为,在英国人的心里,不管这块领土是什么国家的军队占领,只要华夏想要占领这里,那就没有任何的阻挠。
双方之间因为这个事情闹出了不少的隔阂,但最终的状态还是趋于合作,因为他们非常明白现在最主要的敌人是谁,当华夏占领中南半岛地区之后,大军已经兵临印度国门了,虽然印度的总督一直在宣称他们的防御十分强悍,华夏是没有办法入侵这样一个大国的,如果华夏的军队敢于进来的话,绝对会让他们陷入战争的海洋的,整个印度的人口仅次于华夏,当初毛远山也是考虑到这一点,如果要是真的进攻印度的话,至少要派遣50万人驻扎,如果没有这么多的人的话,那么印度国内的乱子肯定会压不下去的,英国殖民者也会开始煽动社会情绪的。
当时的华夏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军队放在印度,虽然可以找一些各国的雇佣兵过去,但是印度的一些社会情况十分复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把整个印度给点燃了,那个时候真的要陷入战争的海洋了,华夏方面非但收不到应有的效益,还有可能会把自己的50万军队仍在里面,这也是华夏暂时不进攻印度的一个主要原因,英国人奴役了印度那么长的时间,但是也仅仅在沿海地区修建了据点,对于印度的内陆地区,英国人并没有把自己的手伸进去,反而是扶植不同的封建王公进行统治,让这些封建王公不断的进行内斗,用这样的方式来消耗印度的综合国力。
现在处于统治的需要,印度方面跟英国空前合作,英国方面给印度也发放了一份备忘录,认为印度这个时候也应该有所举动才对,进攻斯里兰卡的舰队已经启航了,虽然中间被华夏潜艇发现了,但是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冲向了斯里兰卡,准备对斯里兰卡发动进攻,美国方面这一次出动的舰队数量不少,印度方面至少也得做出一些响应才行,谁让印度现在是亚洲唯一的盟国呢,其他国家都已经被打败了,总不能躺着等胜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