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234节</h1>
贾贵成坐在那儿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气闷不已。最后索性走到郑驰乐身边看郑驰乐写的东西,看着看着他更忍不下去了,不时点着纸上的内容表示这里写得不好那里写得糟糕。
郑驰乐也不生气,从善如流地在上面做出修改。
一来二去,竟把整个方案都改完了。
贾贵成意识到这一点后恨不得抽自己一记耳刮子。
这不正好助长了这小子的狂妄气焰吗!
贾贵成转身就要走,郑驰乐神情愉快地送他出门。
看到郑驰乐那一脸的小得意,贾贵成气得不轻,头也不回地走了。
郑驰乐只觉得贾立跟贾贵成果然是叔侄,脾气都这么别扭。
整个接待过程没有太铺张,但也不像孟桂华那几个朋友说的那么“艰苦朴素”。罗应亨给的提示就是“分寸”两个字,即使罗应亨以前对外的作风一直为人诟病,但他的经验比谁都足,自然不会有错。
郑驰乐选定的方针就是“细节体现尊重”,不搞大,但搞精。
要展现国内的进步,彰显大国风范,没问题,不动声色地来。
在选定接待人员的时候,郑驰乐更是亲自把关,凡是喜欢把腰弯到四十五度甚至以下的,统统一票否决。
罗应亨点头同意修改过的方案之后,东瀛代表也如期而至。
东瀛这一行人之中居然还有个跟郑驰乐有过一面之缘的人,柴宫悠人。
这人是个医生,当初为阿尔菲·爱德华而来,希望能跟爱德华家族搭上关系。结果阿尔菲·爱德华却意外地跟郑驰乐非常投缘,不仅没回应东瀛人的示好,反倒屡次造访华国,成为了华美交好的关键人物之一。
想来柴宫悠人回国后肯定恨郑驰乐恨得牙痒痒。
郑驰乐认出了柴宫悠人,面上却没有半点异色,他上前一一跟对方握手:“大家好,我是华国这次负责接待你们的人,要是这次洽谈期间有什么需要,尽管联系我就可以了。”
柴宫悠人不是这次的领头人,因为站的位置并不明显。乍见郑驰乐,他只觉得有点眼熟,等郑驰乐走到他眼前来了,他才真正认出这个他恨了挺长时间的人!
柴宫悠人皮笑肉不笑:“又见面了,郑医生,你怎么成了华国的接待代表?”
听到柴宫悠人的称呼,其他人也望向郑驰乐。
郑驰乐镇定地回应:“柴宫先生见笑了,其实医生并不是我的本职,我是我们华国党校毕业的。”
柴宫悠人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蔑视!这是赤裸裸的蔑视!
听听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不是医生,但是阿尔菲·爱德华却选我不选你们,这表明你们连业余的都不如!
柴宫悠人脸色非常难看。
郑驰乐却已经越过他跟其他人握手。
等跟东瀛代表团的人都认识过了,郑驰乐就让开车过来的司机们将代表团送到莲华酒店。
他跟柴宫悠人那隐晦的交锋似乎拔高了东瀛众人的警戒心,郑驰乐一眼就瞧见为首的那个中年人将柴宫悠人喊到同一辆车上,大概是想问清楚当初的事。
郑驰乐笑了笑,坐到了最后一辆车上仅剩的那个位置上。
这虽然不是预料中的开局,但这样的发展显然也不算太差。
第227章 打击
虽说双方心里都有点疙瘩,但这次洽谈双方都是带着诚意来的。
老美目前形势微妙,科林·查尔斯眼看就要入驻白宫,他所在的党派带着很明显的“亲华”倾向,有志于跟苏联这位老大哥最大的邻居打好关系。
柴宫一家向来是亲美一派,对华态度则比较暧昧。揣测过科林·查尔斯上台后可能出现的局面之后,柴宫家现在的当家人马上就提出相对优惠的技术转让方案,决定在新型火车方面给华国一些帮助。
柴宫悠人两年多前就到过奉泰,对这边的情况比较熟悉,所以这次带队前来进行两边洽谈的负责人让柴宫悠人也一起过来。
柴宫悠人不混政不混商,在家族的地位不算特别高,对于自己称为堂叔的负责人柴宫健介非常尊敬。柴宫健介问起郑驰乐的来历时,柴宫悠人将当初了解到的事情合盘托出。
可惜的是即使他再怎么努力做到客观,语气里仍然掩不住他对郑驰乐的敌意。
柴宫健介听完后不仅没有针对郑驰乐这人发表任何意见,反倒问起柴宫悠人:“知道我们家为什么比不过安藤家吗?”
柴宫悠人说:“安藤家根基牢固,我们一时半会当然比不过他们……”
柴宫健介说:“那佐井家。”
柴宫悠人说:“不过就是踩在安藤家的肩膀上位,捧出个首相就蹦跶到天上去了,这种剑走偏锋得来的显赫,肯定没办法长久!别的不说,就说他们对华的态度!他们这样下去迟早会出事儿——安藤家虽然不亲华,但也不像他们那样利用针对华国的小动作来拉拢民意。”
目前东瀛经济局势类似于“三足鼎立”,三足指的就是安藤家、柴宫家、佐井家。
安藤家是东瀛老贵族,根基扎得很深,一时半会儿恐怕没哪个家族能动摇它的地位。柴宫家代表的是亲美一系,致力于跟老美交好,跟安藤家一直有着不小的矛盾;而这个佐井家,就是这些年异军突起的“新秀”家族,佐井家跟军方交好,当家人又跟安藤家有着相同的政见,很长一段时间内两家都是以合作者姿态出现的。
去年新首相上台,跟新首相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佐井家从“新秀”一跃成为“新秀”,大有赶超柴宫家和安藤家成为“第一财阀”的趋势。
听到柴宫悠人的答案,柴宫健介说:“你去学医是对的。”
柴宫悠人语气有些激动:“叔叔!”
柴宫健介说:“超越你的人出现在你面前,你却只找出你无法超越他们的理由说服自己心安理得地输下去,这样的心态摆在那里都很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