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根据历史上某个年代留下的话本小说历史文献等等数据综合模拟出来的,所以白若兰这样老旧思想是相当正常的。
比如白若兰认为,只有有了男人,女人才能有活路,倘若女人不嫁人生子,那这辈子都不完整。
又比如她还认为,单身的女人是非常可悲的,孤身一人,到老了连祖坟都不能进,只能做个孤魂野鬼,连投胎都不能再当人。
还比如她觉得爱情就是女人对男人的风险,女人如果能遇到一个能奉献一生的男人,那是女人的幸运。
诸如此类的想法层出不穷,说起来还振振有词。
但尽管思想奇妙又老旧,白若兰又有个很大的优点,她非常能听劝。
只要给她把道理讲清楚了讲透彻了,便很容易扭转思想——但扭转之后就有点无法控制,以薄秋最近时日的观察来看,她扭转了思想就很容易走向极端。
比如她花了两天和白若兰说了女人并不用依靠男人这样的事情,并且引经据典表述例证之后,白若兰深表同意,并且认为自己现在就可以踹开裴苒,叫裴苒一个人去死,然后邀请薄秋和她一起离开裴苒去幸福快乐两人生活。
说这话的时候白若兰还特别自信地拍了拍肚子,道:“将来我儿子就是太太的儿子,我们也不用怕没有人养老送终了,将来也不会没有香火祭祀,太太就放心吧!”
这话是听得薄秋哭笑不得,她终究是要离开这个位面的,还要什么儿子养老送终呢?
只是白若兰又一直把她的离开当做是离开裴府,薄秋暗示了几次,她仿佛也是没听懂的,最后薄秋也只好不再暗示,心想着到时候真的从位面离开了,只给白若兰多留点依仗便是了。
心里担心着原本应当当做反派对待的白若兰,薄秋觉得自己真的是怀揣了社区主任的心到的这个位面,一腔热情全去处理了家长里短,最后还在为走上过歧路现在回头走正路的小姑娘担心。
在府里四处巡查了一番,最后去族长裴老住的院子站了站,问了问他们吃穿用度可还足够,需不需要再添置什么,又顺着裴老的意思说了说裴苒的情况,薄秋就结束了一早上自己计划的行程,回正院去了。
刚回正院没多久,她刚换了家常的衣服准备和自己的几个丫鬟陪房说说话的时候,外头通传了一声,说是裴苒过来了。
自从万寿节过后,裴苒倒是来正院比从前还要积极一些,每次过来都是态度诚恳,仿佛是一个一心一意的好男人,举止言行无可挑剔,倒是一门心思要和薄秋重归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