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况传回京城时,康熙就命人快马加鞭传旨——命人立碑纪念,命宗室、辅国公阿兰布起草御制碑文。
但是大将军王以“纪念碑文不宜只称赞将帅之功劳,当扬陛下大清之雄威为宜。”并不接旨。
于是康熙亲自起草碑文,等拓印完毕运往西藏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初。
除了胤禛与梁九功,几乎是没有人知道——如今的万岁爷,右手几乎不能再动。非到不得已之时,呈送到御案上的奏折几乎都是雍亲王一人批阅完成。等到康熙连左手都不能好好控制的时候,这位在位近六十年的年迈的皇帝终于决定召回他远征在外的小儿子。
“老四……下旨,让小十四……”已经明显有中风症状的皇帝一到冬日就没完没了的咳。
胤禛在御案旁设有一把檀木椅子,那是他平时为康熙批阅奏折是坐的地方,离龙椅不过一尺的距离而已。
浑浊不堪的双眼看向他年过不惑,却依旧健壮而俊朗的四儿子身上,康熙的心里慢慢升起了一股无力之感。
“老四,替朕拟旨,召大将军王回京……”
胤禛站在窗边,胤祥在整理他案桌上的折子。
“四哥……真的要召回……召回胤禵么?”胤祥如今也是虚岁而立的人,比起与胤禵有最亲密
胤禛看向窗外,“十三弟,胤禵,他是我的亲弟弟。”他是我的小十四,而不是前世那个弑神……
胤祥在为他考虑,胤禛清楚的很。
不止是胤禛在等,年迈的皇帝也在等。但是很显然,先等不起的人是皇帝——康熙又一次将人召到乾清宫。
“两份旨意,你选一份。”
胤禛上前,梁九功将两份圣旨都交到了他的手里。
什么时候,当皇帝的都不愿意吃亏。胤禛也是如此——但是显然,如今被动的人是他。
册封雍亲王胤禛为太子,代行祭天祭陵,代掌龙印替君执政。条件是封废太子胤礽为理亲王,掌理藩院。册封荣郡王胤禵为荣亲王,享双亲王禄。兵符由荣亲王代掌,册封礼后驻西北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