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不是……”建国更觉得委屈,却也知道自己父亲的性格,在大伯和三叔等兄弟面前,一向好面子又懦弱。
大伯母是个身材微胖又不高的女人,看起来和蔼,实则眼睛里透着睛明,道:“这自古以来都是传给长子,祖宗流传下来的规矩肯定是没错的。什么都有个先来后到不是?”
照这么说,老三家是肯定没戏了。三叔却并不甘心,“那爸还从小就喜欢建国呢。建国人也能干,力气又大,将来做了车间主任,肯定是一把好手。年年拿劳动楷模。”
这时一直抽着旱烟的方长顺终于开了口,他嘬了一口烟,道:“你们妈走得早,以后我肯定要由你们照顾。要我说,要么要顶职,要么要房子,要么要地。你们自己选。”
老爷子话一出口,众人就缄默不语了。这个年代,能进大国企工厂做事,那可是铁饭碗子!尤其是钢铁厂,那拿的工资可比有些局机关科员拿的死工资都多。那些工厂车间里的漂亮姑娘全都头昂得高高的,她们的眼睛从来不会往穷教书的身上瞟,她们更愿意找本厂的,最好父子都是工厂的,将来再生个孩子,也在工厂。祖孙三代都是铁饭碗。
而这顶职,据说这是最后一批机会了,以后就没有了。南方有些城市已经开始实行了,这可是最后男难得的机会呀!那老大家的听说爷爷私底下想把机会给建国,能不大打出手么?
可方琴兰却知道,要不了几年,这些工厂就会面临国企改制的局面,数万工人都会下岗。有些人敢拼,就去下海,也许会成为老板;可更多的下岗工人,没有了手艺,又只会干工厂里的那些活儿,很难再就业。他们就成为了时代的遗忘者。
爷爷口中的房子,是一处他住的老房子。照爷爷的意思,他以后身子骨不行了,是要轮流住在儿女家照顾的。那个年代社会保障还不完善,也不兴住养老院。所有有儿有女的一般都轮流在儿女家住。那老房子就会面临着留给谁的问题。
方琴兰知道,那小院子是老四合院中的一个角落,在京州城郊老胡同中。破破烂烂的,拢共三间屋子,一间小厨房,还是和对门人家共用的一个家天,公共厕所。父亲是教书的,母亲在供销社,单位给分了筒子楼宿舍。自己一家窝在这里,虽然不大,可也是小楼房。估摸着谁家都不愿意要爷爷那老房子。
可她却从那个年代的历史中知道,再过一二十年,那院子将会成为文物级别的无价之宝。以前看过一篇旧闻,说有人年轻时候卖了那院子去移民澳洲,辛辛苦苦站稳脚跟回来,发现自己以前剑卖的院子已经值2个亿。
至于乡下的地,众人就更不想要了。现在谁都在城里有了单位,谁还想去管乡下的地啊?
可又有谁知道再过些年,部分农田一旦被征用盖房子,那简直就是寸土寸金。谁能想到京州的城市版图会一圈一圈向外扩?
她知道这些,可该怎么说服父母,去放弃眼前的“肥肉”、去要那短时间nei看不到收益
分卷阅读98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