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秒,她转头,悄悄地吻了卡尔的脸。
第249章
卡尔顿时被这个亲亲治愈了。
戴安娜小姐姐就是天使!唯一一个完全用不着他操心,自己就能处理好所有的事情,而且不会让自己受伤和陷入险境,更不会刻意作死的小伙伴!
不过也因为戴安娜太让人放心了,卡尔平时不怎么关注对方。
这才是他最想要的生活呀,不用随时随地绷紧神经去解决犯罪事件,不用小心翼翼地关注他那群控制欲爆炸的朋友,只是在安静的时候就这么坐着,和谈得来的人一起看星星和聊天。
这星空如此伟岸和浩瀚,生活在星空中的人们是多么幸运啊。
但哥谭没有星光。
这座城市也没有阳光,没有月光。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而她则二十四小时都笼罩在浓雾乌云之下,暴雨、雷电和精神病罪犯——这就是哥谭市的代名词。
不像一海之隔的大都会市,有美帝最均匀、最温暖且最适宜生活的阳光,哥谭市里即使有阳光,那些阳光也呈现出被乌云滤掉暖色的惨白。
又一个黯淡漆黑的夜晚。
黑云沉沉地压在这座城市上,站得越高的人,越把这样的景象看得明显,越能感受到那股无数不在的阴翳气息。
蝙蝠侠侧蹲在高楼上俯瞰着自己的城市,静止如一座雕像,而他身后黑色的披风被高空的大风吹得鼓胀起来,在特定的时候,他黑色的披风就像蝙蝠的羽翼,投下一闪而过的、恐怖的阴影。
艾米丽抬起头看了看天空,忽然觉得有些冷。
在这种天气和这个时间点还穿着半真空的渔网上衣、黑丝短裙,浑身上下戴满了亮晶晶的金属饰品,是个血肉之躯都会觉得冷,但她也不得不这么穿,毕竟她的职业就要求从业者做这幅打扮。
她的职业是什么已经很明显了——她是一个婊子,或者换成大家都能理解的词汇,她是一个妓女。
在哥谭市,这委实算不上什么上不得台面的工作。
殊不知就算最底层的婊子,能混下去就说明有些特殊的路子,受到某些势力的庇佑,轻易招惹不得;反而是那些看起来光鲜亮丽,堂堂正正地坐办公室的白领们,说不定哪天加个班,回家的时间晚了一点,就悄无声息地失去了踪迹。
艾米丽从来都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疯狂的城市。
勤劳踏实的人随时都可能因为黑帮火拼丧命,婴儿在深夜突发急病,年轻的父母却不敢带着宝宝出门就医,认真工作的人得不到回报,反而是那些无恶不作的罪犯挥舞着大把的钞票醉生梦死。
这座城市把人的底线降到了最低,好像无论发生什么荒唐和怪诞的事情都值得原谅,或者说,值得理解。
有时候艾米丽也会短暂地思索一会儿她选择成为一个婊子是不是不太好……那是她在外地读书时受到的外界观念的影响。
一回到哥谭市,她就干脆地将她在外受到的熏陶忘得一干二净。不然她是在哥谭市活不下去的,这朵罪恶之花保持着中世纪贵族的风格,疯狂,守旧,光明和腐朽双生双灭,难以分离,在哥谭市生长起来的人好像也天生就就有一股混乱荒诞的逻辑,能迅速找到自己在这座城市里的安乐之所。
所以艾米丽成了一个婊子。
只是在极其偶尔的时间里她才会思考这个选择的……道德性,应该是这个词汇。
而那通常都是她酒足饭饱,惬意地泡好了澡,准备马上躺到自己的小床上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时才会思考的事情。
可笑的是,她舒适安全的小公寓,她喝的红酒和她吃的牛排,还有她用来泡澡的昂贵精油和护肤品,都是她做婊子赚到的。
因此说到底这些思考和犹豫都没有意义,顶多是一种饭后闲暇的消遣,一种刻意而然的对自己进行的道德指责,以此来平衡现实和理想之中的矛盾,让她获得短暂的安宁。
她清楚自己犯了错,但是她又不得不继续犯错,短暂的自责有利于减轻她潜意识里的负罪感,心理医生是这么说的。
话说回来,那个心理医生长得可是相当漂亮,业务能力也非常优秀,据说她申请去阿克汉姆精神病院对里面的精神病人进行研究和救助的报告已经通过了,艾米丽只能遗憾于这座城市又有一个优秀的人才即将堕入地狱,然后悠哉地将这位心理医生的名片保存在她存放“特殊人士”联系方法的名片盒中。
倒不是为了联系对方,这些脑子有问题的潜在罪犯在真正犯罪后都会毫不犹豫地和自己的过去断得一干二净,艾米丽这么做只是为了提醒自己:
任何时候,绝对,不可以沦落到这个地步。
真正混乱的城市其实更容易诞生意志坚定底线明确的人,遗憾的是他们的底线通常太低了,低到正常人根本不会觉得他们拥有底线。
天色越来越晚,也越来越冷。
这鬼天气。还好我穿了一双能遮到膝盖上面的带绒皮靴,艾米丽一边在寒风和湿冷的雾气中维持着性感诱人的微笑,缓慢地晃动着身体展示自己,一边充满了庆幸地想。
有很多客人虽然出手阔绰,却慌张得根本没时间带她去有床的地方,这种八成就是刚刚干了一大票而且惹上了麻烦的。
他们更倾向于就近在某个小巷的角落里解决生理需求。
这种工作很折磨人,艾米丽倒是习惯了粗暴行为带来的疼痛,在这一行干得下去的婊子们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受虐癖,艾米丽很早就学会了在疼痛中自娱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