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3节(1 / 2)

“所以张女士,现在你是不是能猜到一些事儿了?”

张莹虽然不像王通那样毕业于五道口那种顶尖大学,但这姑娘好歹也是个211的硕士研究生,思维方面还是很敏锐的:

“您的意思是霓虹之所以缺少第四世纪的文献记录……是因为咱们没资料给他们抄了?”

“宾果!”

朱祁镇轻快的打了个响指,嘴里还蹦出了个洋文,也不知道老朱要是知道这货这么跳脱会不会从孝陵里揭棺而起:

“没错,公元第四世纪的时候华夏西晋朝纲混乱,又逢五胡乱华,用你们现代人的话来说,那就是魔法晋书目录时期。”

“受这些因素影响,华夏也遗失了不少关于当时霓虹的文史记载,从而导致了霓虹所谓的四世纪之谜的出现。”

张莹静静听完朱祁镇的介绍,方才摸了摸下巴……唔,摸了摸头盔的下壳:

“还真是这样呀……不过朱先生,那《永乐大典》里摘抄的记录又是从哪里来的?”

朱祁镇闻言叹息一声,半是遗憾半是感慨的说道:

“张小姐,西晋和东晋时期虽然民族动荡局势艰难,但那终究是一百多年的漫长时光。”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文史资料只能说比较难以保存,却远远不至于绝迹。”

“根据我们整理出来的信息,《永乐大典》中一共摘录了两位晋朝史学家所书的文史资料。”

“其中西晋的资料由郭颁记载,东晋的资料则出自习凿齿之手。”

“这两册抄本被习凿齿带到了新余白梅避世,辗转流落到了公元502年建成的佑民寺中,没有随遣唐使一同被带往东瀛。”

“因此霓虹人所记录的记纪之中,自然也缺少了这么一段历史。”

“后来姚广孝受旨编撰《永乐大典》,佑民寺住持将这两本资料的抄本捐出,方才被摘录到了《永乐大典》之内。”

说起华夏知名的史学家,大多数人脑海中可能会冒出太史公、班固、陈寿之类的名字,要不就是左丘明、范晔等等。

但实际上。

在华夏数千年的历史中,还有很多优秀权威但名气相对没有那么大的史学家存在。

郭颁与习凿齿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相比于习凿齿,郭颁的名气或许会稍微大那么一丢丢——因为他说过一句略微有知名度的评语:

【时蜀官属皆天下英俊,无出维右】。

这句话里的维就是姜维,因此在姜维粉丝圈里听说过郭颁名字的人还是有那么些的。

另外郭颁还写过《魏晋世语》,《魏志-武帝纪》也多次引用过郭颁的内容,算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史学家。

至于习凿齿嘛……

不夸张的说。

后世一百个人里头,恐怕都没几个听说过这哥们的名字。

不过习凿齿同样是位颇有能力的史学权威,《汉晋春秋》便是出自他手。

没错,就是那本被很多曹操粉丝视为万恶之源的‘野史’。

因为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中提出了一个史学观,也就是晋承汉统,这直接影响了罗贯中关于《三国演义》创作的史学观点,并在小说中予以诸多采用。

刘备之所以能在演义里成为魅魔,背后有习凿齿的一份功劳。

不过这种带着个人倾向的做法实际上并不影响《汉晋春秋》的史学价值,因为曹汉到底谁是正统,历来都是史学家们争议的战场之一。

像陈寿《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习凿齿《汉晋春秋》以蜀汉为正统,但二者的史学价值同样不低。

到了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又承认了曹魏正统,南宋朱熹《通鉴纲目》又改据蜀汉纪年,以蜀汉为正统。

等到了清朝的《四库总目提要》,书中则更是对陈寿予以直接否定。

可以这样说。

曹汉的正统之争,就是史学中的咸甜豆腐脑,贯穿了近两千年的史学著作。

接着朱祁镇简单介绍了郭颁与习凿齿的信息,张莹与王通也勉强算是对二人有了一些印象。

你让这对小情侣当场复述郭颁与习凿齿的作品名称或许有点难度,但今后要是再听到这两个名字,张莹和王通多少也能记起来这两人是比较靠谱的史学家,这也就够了。

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便是科普的意义所在。

“……”

随后张莹朝展柜里探了探脑袋,略带好奇的对朱祁镇问道:

“朱先生,郭颁和习凿齿的名字我现在算是记住了,那他们记载的内容呢?”

“霓虹遗失的那第四世纪一百多年里,那座岛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发生了什么啊……”

朱祁镇闻言再次大手一挥,一本虚拟的《永乐大典》再次出现在了他的手中:

“这说起来就复杂了……唔,我们先从霓虹的卑弥呼女王说起吧。”

“卑弥呼女王是‘邪马台国’的国主,如果你搜索百科,会发现她的生卒年份大约是公元159年-247年。”

最新小说: 夜半撞见非人类 在娱乐圈做资本的厨子 穿成大佬的隐婚妻 捡了一座仙岛 惊!我家丧尸王得哄着吃晶核才行 我只有一腔孤勇和爱 大佬他总拿渣男剧本[快穿] 穿书成偏执大佬的情敌 未世武尊 穿为七十年代美人小姨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