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个昼夜的伏案工作,让我的身体开始有些吃不消了,然而,我又深知能有暂时的安静是多么的难得而珍贵,还不可以懈怠,谁知道又会横生枝节出现什么状况呢?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似乎有某种危险正在朝我袭来,只不过我并没有预料到这个危险的复杂程度。
本想短暂的休息后便继续工作,随手打开电视机,里面播放着海西本地早间新闻,画面中某位市领导正在视察着市里一个大型民生工程,领导大腹便便,在前呼后拥下进入施工现场,时而指指点点,时而又做着重要指示……对于此类新闻,我很清楚它的意义往往形式要大于内容,民众需要的是某种代表性的姿态,那属于导向。说的通俗些,就是适当的作秀是完全必要的。
“本台现在插播一则快讯,近日,本市及临近市县接连发生了多名儿童走失案件,据警方内部权威人士透露,这些走失儿童案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警方初步怀疑这些案件可能涉嫌儿童拐卖,案件还在进一步侦破当中,警方呼吁如有知情的市民请尽快联系警方……”
听到这里,突然间我的大脑中闪过一道灵光,我觉得自己的创作方向好像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说实话在刑侦小说领域,我十分推崇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写作手法,也正因如此,我才在自己的新书中大胆的尝试了相似的技巧,但既然已经坐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何不再大胆些勇敢的站起来,到实际中去检验一下我这个刑侦小说家的推理能力呢?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可能便是如我这样脾气的文艺青年吧,往往头脑一热就完全不计后果,只是我也常想人生苦短,何不潇洒一些呢……
躁动让我不安,忽然令我不能再安心于面对电脑闭门造车了,现实有时候就是这样具有矛盾性,一方面是害怕和躲藏,另一方面却是鲁莽和试探。
穿上了厚厚的外套,又戴了一顶黑色的鸭舌帽后,我离开了住所,新闻上说那几起走失案都是在放学时段发生的,警方也怀疑事件涉嫌拐卖儿童,那么如果确实如此的话,作案者就绝不可能是一个人,应该是一个有分工、有掩护的团伙,而且“连续发生”也好像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这个团伙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集中作案后统一处置,从这一点可推理出,这个团伙应该是外地流窜而非本地惯犯。不过,我想我的这些分析,想必警方也一定早也想到了,只是想要求证这一点,恐怕在警方那里是几乎不可能的,那么剩下的途径便只有依靠自己了……
一边在大脑中运筹帷幄,一边不急不慢的沿着街道行进,按照手机导航提示,前面不远处就是新闻画面背景中出现过的一所小学校。
“老板,麻烦给我一瓶可乐……”我没有去那所小学校,而是钻进了附近的一家小卖店里。
我把钱递给了老板,同时随口问道:“您听说过最近丢孩子的事儿吗?”
老板递给我可乐,看着我笑了笑,说道:“你是记者吧?算上警察,你这都是第几拨啦,我这儿该说的都说了,真的没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