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玄幻小说 > 最后的三国 > 第292章 出征前的准备

第292章 出征前的准备(1 / 2)

<h1>第292章 出征前的准备</h1>

棉花这种作物其实汉代的时候就有了,但人们更多的是把他当做一种观赏性的植物,直到南北朝时期,史书还明确有记载:其地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名为白叠子。这个时代的人们还没有认识到棉花的经济价值,而人们所穿的衣服,均是丝麻所制,士绅富户穿的是绫罗绸缎,平民百姓穿得是粗布麻衣。

蜀地和南中的气候条件决定这里的人们不需要穿太厚的衣服越冬,蜀汉官方也没有贮存足够的冬衣,就算是在寒冷的北方,士兵们冬天穿着也只有用麻絮填充的衣服,由于麻絮的保暖性能太差,所以也只有加厚保暖层,所以士兵的冬衣显得非常的臃肿不堪。条件好一点的则穿兽皮来保暖,但无论是野兽的皮毛还是家畜的皮毛都是价格昂贵的东西,很难大规模地普及。

所以在滴水成冰的北方,到了三九天气一般都是不用兵的,这个时候打仗,因为冻死冻伤的非战斗减员往往要比打仗损失更大。

翻越雪山最大的困难就是低温寒冷,做好防寒保暖是首要的条件,现在冬衣缺乏,刘胤必须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否则三万多人马走到半路上就会被活活冻死。

兽皮虽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南中地区野兽可是有不少的,但短时间内制作满足三万人穿的皮衣这显然是不靠谱的,不过这些兽皮倒是可以大量采购,用于制作靴子、皮帽、手套等物品,做为大宗的冬衣,还得另想办法。

刘胤想到了前世所盖过蚕丝被。那玩意儿既轻且薄,防寒效果却是要比棉花还要好,蜀中的织锦业发达,而蜀锦的原料不就正是蚕丝吗?刘胤立刻派人到官仓里查看,果然在官仓之中还存放着上万斤的生丝。当初从成都撤退之时,这些生丝和二十多万匹锦绮丝绢被一起运到了南中,在这个时代丝绢和粮草甚至比金银铜钱还具有保值功能,战乱年月,人们宁可以物易物,也不愿意要金钱。丝绢在当时可是真正的“硬通货”。

刘胤毫不客气地将这上万斤的生丝笑纳了,刘禅已经放了话,人尽其选,物尽其用,这样的支持力度让刘胤非常的感激。谁说刘胤昏庸无能,在关键的时刻,还是有贤明的一面嘛。

做一件冬衣大约需要生丝一斤左右,显然官库中的存货是不足以装备全军的,于是刘胤又出高价在民间广为收购蚕丝。不过刘胤自已没出面,而是委托了几个商行进行收购,除了蚕丝之外,兽皮兽肉药材都是其收购的对象。

最新小说: 艾伦的奇幻冒险 人神鬼末约 从钓鱼佬开始修仙长生 异界游戏制作人 白湖之子(西幻,np) 配偶养成系统 据说我的人设是爱而不得 神明来自亿万年前 坏了,冲着我无心道来的 农家哥儿在末世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