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拾起榻上的梨枝,又将散落的花瓣尽数收进袖口。
辗转下楼,在落满瓷器的木架上寻了一尊温润剔透的青玉凤尾瓶,捏着帕子前前后后擦了个干净。他捧着瓶子出了门,走到淙淙的山泉水边盛了半盏水,将那条梨枝小心的放了进去。
宋离将玉瓶置于桌案的一角,正对着不悔早上来时落脚的悬窗。
他轻柔的摆弄着花叶,将它调整到最适宜观赏的角度,而后静静的看了片刻。
眼前浮现出少年倚在梨树上惬意又放松的身影,宋离不由的缓了神色。
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无所不容亦无所不能。
天眼宗行道德功,以自然为本,讲究顺应天时,去甚、去奢、去泰,如此达到自然、释然、当然、怡然。
而天地万物皆由道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至于道有清、浊、动、静。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故而,若想入道,当先入静,遣欲澄心,去一切贪求、妄想与烦恼,实现常寂真静。
不悔盘腿坐在蒲团上,面前就是一堵墙,上面挂着个大大的静字。
他合着眼,耳边似乎还涤荡着萧正清字正腔圆的发音,可等他偷偷眯开一条眼缝,却见他大师兄正安安静静的坐在他身侧,一动不动。
“不悔。”萧正清并未睁眼,只道:“静心。”
“哦……”
不悔赶忙坐好了,可眼前似乎又浮现起挂在墙上的大字。
那字笔锋有力,撇捺刚劲,横竖间似乎可见疾风赫赫,又宛若劲草飒飒,依稀窥得书写之人胸有丘壑,气若河山。
不悔觉得那字有些眼熟,闭着眼寻了半天,猛然想起道门前那威威赫赫的“天眼宗”三个字,还有师尊楼下廊柱上的两行诗,皆是一样的笔迹。
“师兄……”不悔按捺不住的喊了一声。
萧正清无奈:“入静者,以一念代万念。你心绪太多,万念加身,于修道无益。”
不悔把想问的话吞进了肚子里,老老实实的坐好了。
他思及师尊昨日所言“待破竹之日,便由你跟着”,于是再不敢动弹一下。各种纷繁心绪勉力压住,不多时整个人竟恍惚起来。
少年脑袋一空,竟沉沉睡去。
再醒来时,一日已过大半。
不悔揉了揉睡蒙的眼睛,但见他师兄还闭着眼在一旁打坐。
似是感觉到不悔逐渐清明的气息,萧正清总算睁开眼:“醒了?”
不悔有些不好意思:“对不起啊师兄,我睡着了。”
萧正清摇了摇头站起身,走到墙边的小柜中拿出一本书递给不悔。
不悔拿到手一看——《清静经》。
“第一次,罚你抄一遍。”萧正清道:“明日再睡,便抄十遍。后日,一百遍。以此类推。”
“……”不悔简直不敢想,素日里温柔和善的大师兄竟有如此严厉的一面。他赶忙从地上爬起来,一把抱住萧正清的胳膊:“别啊师兄,我这刚开始,很难不打瞌睡的啊。你让我适应适应,十日后,不,五日,最多五日我一定不睡了!”
萧正清笑着捏了捏不悔的小臂:“明日来的时候,把罚抄的经文带给我。”
说完,他丝毫不留情的推门而出。
不悔手捧经书,对“静”而立,刚想感悟一番今日碌碌,肚子倒先呱呱起来。
他此刻才惊觉,自己这一觉直接睡去半日,不免有些懊悔。
不悔揣着《清静经》回了岁寒居,研磨落笔,先把罚抄做完,才转而去了厨房。
途经潇水轩,闻剑风带起枝叶簌簌,见剑稍落成流华宛转。仔细一看,原是他二师兄正在练剑。那剑与昨日切磋时所见不同,剑身长而剑锋细,通体呈乌,隐约可见剑头篆着“沉川”二字。
不悔悄眯眯的趟过去,自己为神不知鬼不觉,却见叶久川倏而将手中长剑一横,挑起道旁落叶,直接拍在了不悔脑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