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54章 经抚之争</h1>
而这时叶向高终于到了京师,进了内阁,当然,和历史稍有不同的是,首辅还是方从哲,叶向高为次辅,再加上刘一燝和韩爌两位阁员,内阁一共是四个人。叶向高是王化贞的座师,当然支持他,而这时的兵部尚书张鹤鸣和熊廷弼关系很不好(当然,朝中和熊廷弼关系好的很少,包括楚党中人,因为熊廷弼嘴巴太臭,得罪人太多),因为熊廷弼曾经骂过他和叶向高不懂军事,是两个大草包。他很欣赏王化贞,在他的纵容之下,朝中已经有人放出风声,认为应该让熊廷弼下台,让王化贞去当经略,总领辽东事务。
朱由校觉得现在这样经抚不和,显然是不利于辽东事宜的,于是在熊廷弼出关来到右屯时,尝试提出由熊廷弼节制王化贞,一起守好广宁。
这下叶向高不干了,他支持王化贞不受熊的节制,并向皇帝上疏,称:“欲化贞受其节制,则举朝之人皆以为难行。”
不久王化贞上奏,认为如果朝廷给他专事辽东之权,他只需要六万兵,就可在明年三月荡平辽东,熊廷弼则认为他是说大话,两人开始用奏折吵架。
京营的捷报,使得京师成了欢乐的海洋。前不久毛文龙的捷报已经让京师人兴奋了一回,毛文龙不过斩首几百,而这次则是斩首一千四百多,真夷都有六百多哟。而群臣也是交相祝贺,都觉得有王化贞在,辽东形势一片大好,建奴即将被一举荡平。
所以当年轻的皇帝再次提出要用熊廷弼节制王化贞时,大臣们的反应是愤怒。明明是王化贞立了这么大的功,熊廷弼躲在后面玩他的以守代攻,现在竟然要王化贞受熊大嘴的节制,有没有搞错呀。首先在叶向高的示意下,左光斗出列反对,认为王化贞的一举荡平符合实际,现在毛文龙和京营的捷报就是例证,而熊廷弼的守而后战只是徒耗国帑,难见成效,且其置辽东汉民于何地。
然后群臣纷纷上奏,大都是支持王化贞而反对熊廷弼的,包括叶向高,刘一燝,韩爌等内阁中人和兵部尚书张鹤鸣都是支持王化贞的,他们都是东林党人。方从哲则是支持熊廷弼的,而且他认为须在经略和巡抚中选定一人,专任辽事,事权合一方能取得成效。
朱由校见形势不妙,只得将这个提议做罢,群臣见皇帝终于低头,不再坚持自己错误的意见,都大感欣慰,觉得这小皇帝虽然眼光不行,但至少在接受意见方面比他爷爷要强得多。
皇帝将方从哲等内阁中人及兵部尚书留了下来,一起来到西暧阁。大家坐下后,朱由校将近卫军众将的奏折发给大家传看,看完后,大家都陷入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