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2 / 2)

1983年2月,故乡传来雪恩娘病危的消息。我和阿崔赶到南圣浜去看她。后来她去世了,我家竟未去人。为了此事我遗憾终生。在这方面我受爸爸影响太深。爸爸一直强调要慰问活着的人,要善待活着的人,不要在去世后做形式上的一套。我则变本加厉了。连葬仪也没去参加。乡下的人对此是很重视的:娘舅家怎么没人来芽选后来我向表弟正东致歉时,他反而十分宽容地安慰我说:“你们忙啊!”唉!再忙也不该忘了礼仪啊。

就在我和阿崔探望雪恩娘经桐乡将回沪时,桐乡宣传部副部长吴珊同志和我们谈了一件事。她说:她快要退休了,但在退休前要办两件事,一是开放茅盾故居,二是重建丰子恺故居缘缘堂。

这个消息做梦也没想到。爸爸要日本“还我缘缘堂”,抗战胜利到1983年已经38年了,日本不还。桐乡却没有忘记运河之水哺育成长的一代艺术家,发起要重建他的故居。我马上把这好消息告诉新加坡广洽法师。法师汇来三万元助建。那时三万元已够建造缘缘堂的房子。但要造就得造在原地,而原地已建造着一家玻璃纤维厂。要让他们搬走,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要给他们另置土地,还得付拆迁费等等。这一大笔就由政府包下来了。

1985年9月15日爸爸去世10周年那天,举行缘缘堂落成典礼。广洽法师亲自从新加坡来石门参加典礼。各地来的宾客不计其数。石门镇万人空巷,争着观看这盛典。

缘缘堂对外开放后,海内外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

就在这一次,广洽法师离开石门后就到杭州,把6册《护生画集》的字画原稿各450幅无偿捐献给浙江省博物馆,于9月17日举行了捐赠仪式。这套《护生画集》后来出了种种版本,深受读者喜爱。

爸爸魂归故里

这一节的内容,我要借助二姐之子宋雪君和大姐之女杨朝婴的文章(登在丰子恺研究会《杨柳》内部资料上的)来向读者交代。是的,出版这本传记时我已80岁,是该由下一代来接班了,何况爸爸骨灰归故里时我正生病,没有随车同去。下面是宋雪君登载在2006年3月《杨柳》第56期上的文章《丰子恺骨灰归故里》的全文:

我们的外公丰子恺,于1975年9月15日在上海逝世,1979年6月28日,骨灰安放在上海龙华烈士陵园革命干部骨灰室。

外公是在十年浩劫中惨遭迫害含冤去世的。他的在天之灵也许知道,读者始终都在怀念他。2002年起,由他的大部分亲属主办了“上海弘丰文化艺术公司”,开设了“丰子恺艺林”,大力弘扬丰公的艺术。现在,他最大的愿望也许是早日叶落归根吧。是的,外公1975年春曾回故乡,至今已三十多年了,应该回家了。

2006年3月11日,我们丰公的第三代一行8人,担负起了护送外公骨灰回家的重任。他们是:外孙宋雪君、乐岚夫妇,外孙女杨朝婴、倪培良夫妇,外孙杨子耘、施雅芳夫妇,外孙女崔东明等。8时30分,我们开着两辆小汽车到达龙华烈士陵园,将骨灰箱从安放处冷冰冰的箱柜中小心翼翼地取出。朝婴说:“外公,我们带你回故乡去了选”然后将骨灰装入一个大红布袋,放到子耘驾驶的汽车内。雪君驾驶的汽车在后护送,徐徐起步,踏上了回乡之路。

不久,比天气预报提前而至的春雨飘洒而下,似乎也早早赶来为外公送行。一路上,外孙女、外孙媳们不停地向外公介绍经过的地方,还要仔细地说明一些外公也许听不懂的名字如立交桥、高速公路等,当然还要介绍外公当时还不认识的第四代甚至第五代。外公的后代再也不会遇到像“文化大革命”这种黑暗的时代了,他的后代现在已挑起大梁,要继承和弘扬丰公的艺术了。

丰公的研究工作已经在社会上广泛开展,相信一定能够千秋万代流传下去。

十时多,两辆汽车奔波近160公里,到达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外公故居缘缘堂。缘缘堂的负责人工作人员褚万根、姚震天二位冒雨出来迎接并放鞭炮。大家隆重地将外公的骨灰送进缘缘堂正厅灵台上,正面放上照片,两侧是花篮,桌上放满供品。全体三鞠躬。就这样,外公的骨灰事隔三十多年,顺利到达故居,完成了他的一个心愿。今年4月22日上午,骨灰将安放到南圣浜原来的衣冠冢内,与我们的外婆、二位姑外婆合葬在一起。墓地现正由政府大加修缮。那时,必然面目一新,而且还会有更多的亲属朋友前来参加葬礼。

宋雪君执笔2006年3月12日

接下来,是杨朝婴登载在2006年6月《杨柳》第57期上的文章《外公丰子恺魂归故里》的全文:

2006年4月22日,早就预定好的、盼望已久的这一天,我们亲属和朋友在浙江桐乡石门镇南圣浜,将外公的骨灰盒安葬在重新修葺过的墓地中。终于,自1975年外公最后一次回故乡看望亲戚后时隔31年,外公魂归故里,入土为安。

上海、杭州、香港,很多亲属参加了这次仪式。总共大约有60人:丰公的孙子丰羽一家,我母亲(丰陈宝)和我家、我弟弟子耘一家,先娘姨一家,软娘姨一家,小娘姨一家,秋娘姨一家及咬胜娘舅和咪咪娘姨,卢永高伯伯夫妇,一共开了6辆车过去。再加上当地的亲戚,桐乡、嘉兴两地的领导和有关人员,还有两地的电视台记者,热闹得很。

众人先到石门镇的丰子恺故居缘缘堂,由丰羽郑重地捧出丰公的骨灰盒,上车开出时放鞭炮。

墓地在离开石门镇不远的南圣浜,今非昔比,已由当地政府修缮一新。虽然还没有完工,但其设计看得出很符合外公一贯的作风:简洁,明快,大方。一条青青的石板路,两行葱葱的松柏树,直通微微高起的墓地。墓地上地面已经平整,还添了石凳供人小坐。环绕四周的松柏是当年雪姑母的儿子正东娘舅亲手种下的,如今已经高大无比,像高高的华盖,保护着长眠地下的外公外婆和姑外婆们。据当地人说,这里风水很好,这使我们心里更多了一点安慰。

嘉兴市的党委副书记发言,说得很有人情味;还有桐乡市的领导等等都讲了话,最后是丰羽代表家属致辞,言简意赅,出口成章。他们除了称颂外公在绘画、音乐、文学、翻译等领域的成就外,更多的是对他人品的赞扬。是啊,看到太多的勾心斗角、争名夺利、尔虞我诈、贪赃枉法……回头再看看外公的一生,他的朴实正直、淡泊名利实在令人敬佩和景仰。

丰家的后代很少有做生意或做官的,读书人居多,而且大多心境平和。他们在求知和做学问方面锲而不舍,而对物质生活则知足常乐。虽然这年头老实人往往吃亏,可丰家的后代们仍然按照外公的轨迹走下去,一直走下去,第三代、第四代……

仪式结束后,镇领导在桐乡东方大酒店设宴招待各方人士。宾主频频举杯互相致谢,倍感暖意融融。

昨晚下雨,大家都很担心今天的天气。我们出发时还下着毛毛雨;仪式开始时就好转了,甚至出了一点太阳。

是的,太阳也想窥视一下永远活在读者心里的这位大艺术家的落葬仪式啊!

第44章

恋耽美

最新小说: 永乐仙道 悦悦 [综漫] 欢迎来到梦术回战 [综漫] 与松田君的婚后一百天 掏眼睛(百合扶她) 卿卿我我時川紀錄 星际第一家教名师[机甲] 风花 女权主义文集 大佬归来,守护我方地球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