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禩觉得胤禛正在渐渐的被他说服,所以他特意的放软的语气:“您看您现在工部的差事办的好好的,很快刑部的案件也要完美的结束了,到时候皇帝肯定能更加看重您。因此,您何苦去拔老虎的胡须,太岁头上动土呢?”
胤禛心里微微失望,在他这么期待的时候,这个人又突然像河蚌那样把自己缩回到坚硬的壳里了。可是看着那一双闪着动人光芒的眼睛,看着眼前这张娇媚的脸庞,又觉得眼前这人已经是极其难得的了。
只是皇帝没有用火枪装备军队,可能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
看这几年的征战,朝廷都是和谁在打?不过是一些边境小国、几个不入流的土司!国力根本无法和大清相比,所以皇帝派出军队就打了胜仗回来。而且这样一来,只怕皇帝对现在的军队满意的很。但是却不想想,可就是这样的边境小国、这样的不入流图示,哪一次又不是耗费财力、历时几载才取得胜利呢?若是现在再去和俄国人打,还能打赢吗?所以在胤禛看来,这火枪是必须给军队装备了。
不过这些胤禛就不准备完全说给胤禩听了。
因此,胤禛说:“你说的这些我何尝没有想过。只是有些事情关系大清的安危,我个人的得失就顾不得了。”
胤禩听了简直要吐血,个人的得失都不顾了那里还有大清的安危让你操心啊!
可是,胤禛还没有说完,胤禩只好继续听着:“你想这荷兰和英格兰都有了这样厉害的火枪,难免俄国人也已经有了,若是俄国人在西北生事,拿着这样的火枪,按着我刚才说的法子,一排一排,一片一片的连续开枪,我们又该当如何?”
胤禩只好继续苦劝:“可是我们也不能不考虑火枪会造成的不安和动乱啊。这可是直接关系到大清的根本。而且总不能为了远在天边的、还没有出现的危险,就先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地了吧。若是这样俄国人没有来,我们满人说不定要离开这紫禁城了。”
胤禛听了以后神秘一笑,才说:“你以为我没有想过这个呢。我已经想到了。你看,如果我们用一等的火枪去装备京城的步军,用次一等的火枪去装备近郊的西山大营、丰台大营,在用再次一等的火枪去装备各地的驻军。当然了,最重要的,最好的火枪永远只能属于皇帝。你看着法子如何?”
胤禩听了脑中只有四个字“利器在手”。
等等,他们还不是皇帝呢!
所以胤禩说:“依我看,您的主意自然是好的。可是这样的部署,可不是您一个人说了算的。这是皇帝才能做的事情。”
胤禛看了眼胤禩:“你这可说道点子上了。所以,我准备先从改进火枪入手,把东西准备好了,到时候才好落实下去。”
胤禩听了胤禛不会立时就干这事情,还算是送了一口气。可是,你听听他的口气!落实下去!
胤禩不禁为胤禛强大的信心而失笑。看看人家这气魄,当年他被众人联名推崇,离太子之位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也没有这样的气魄啊。胤禩觉得眼前这个人突然就可爱起来,胆大包天的可爱。不过,当然的,他会坚决的帮助他。
您是准备制造火枪了?找到工匠了?准备好地方了?可着绝对会触动一部分人敏感的神经,想好怎么掩人耳目了?
一系列的问题在胤禩脑中滚过,最终胤禩说:“您这是打算?”
胤禛兴致高昂的说:“我准备找能工巧匠根据这两种火枪来设计新的火枪。”
胤禩又问:“只怕会引起一部分的人注意吧?”
胤禛保持高昂状态:“自然是要悄悄的。”
这世上不透风的墙真的不多!而这件事情如果被透露出去,简直是致命的。所以胤禩一点都不赞成这“悄悄的”法子。
胤禛见胤禩不说话,反而安慰他:“我知道这件事情的机密性。你放心,一切我都会安排好的。”
就是这样,胤禩才真正不放心呢。
胤禩想了想还是说说:“我看这悄悄的不好。我们不如正大光明的来。”
胤禛先是不可思议的看着胤禩,然后才露出了感兴趣的样子。
胤禩继续说:“如果您突然被火枪迷住了,如果您突然要在火枪上镶黄金、镶宝石,您当然要找一二工匠为您日夜工作,是不是?这样一来的话,哪怕是在这王府里做呢,我们也不怕了。然后,这一切就光明正大了。当然为了避免别人说您玩物丧志,我们还是要做一下必要的保密工作,是不是?不过就是,您的名声到时候就会有一定损伤了。”
胤禛听了高兴的说:“好主意。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才是上上策。为了我们的目标,免不了要担待几个坏名声了,反正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这个我是不在乎的。”
胤禩心里说,你不在乎,我可在乎呢。
胤禩又说:“我们当然还应该遮掩一二,哪有人把自己的名声放在地上让人白白糟蹋的呢。但如果皇帝也喜欢您这个小小的爱好,那就没人敢糟蹋了,是不是?”
胤禛听了,端详了胤禩半天,才大笑道:“莫非我的福晋是女中诸葛不成?”然后笑着说:“这事就依你的意思办。”
胤禩也觉得主意出的够多了,也就趁机转移了话题,因此,半真半假的抱怨道:“女中诸葛我可不敢当。不过我还有一句话要说,这事情还要一件一件的办,像您这样有事情了,连用膳都丢到一边可不好。一次两次的身体还受得住,这长期以往可怎么行呢?”
胤禛听了笑着说:“这不是有你吗?你看这不是大事小事都帮我管着了吗?”
胤禩趁机嗔道:“您不嫌弃就好。”
胤禛搂着胤禩说:“我哪里敢呢?”停了一停,有突然问:“你明天可要一起去?”
胤禩真惊讶了:“我也去?”
胤禛就说:“不过坐车可就不方便了。”
胤禩佯装愤然:“我骑术好着呢!不过我这身衣服不方便。”
胤禛打量了一下胤禩,笑眯眯的说:“你可以穿我前几年的衣服。”
胤禩一听立即要行动起来,立马吩咐人找几身王爷,唔,胤禛在后面补充,三年前,找几身王爷三年前的衣服来。
然后胤禛就说要帮着胤禩换衣服,结果换了半夜的衣服,两个人才歇下了。
半睡半醒之间,胤禩看着胤禛微微的嘴角,还有那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才察觉上当了。心里想着,我说呢,这人怎么突然出这么一个主意。不过算了,对第二天的期待让胤禩觉得一切都可以被原谅和忽略。
第二天,莫日根看着男装打扮的自家妹子,上马的时候踩了两次马蹬子才上去了
96年终好事多
试枪的结果只是更加增强了胤禛的决心。
而当日胤禩拿着手枪的那种英姿飒爽的风姿,在胤禛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使得胤禩在日后收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礼物。
回到王府以后的胤禛开始着手寻访能够巧匠,幸好他还有上一世的记忆,所以这件事情办起来并不是很难。
同时,斩白鸭事件也准备完美的落下帷幕。
因为刑部的崔侍郎上了折子,说此案在山东荷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现在的百姓都在传皇上明察秋毫、圣明公正、心怀百姓,并还有人提议说要趁着皇太后的圣寿上万民书,祝愿皇太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皇帝听了非常高兴,胤禛在底下也相当顺心,事情终于一步一步的按照他的设想发展下去了。
万民书以及献万民书的代表于皇太后圣寿前的第七日抵达京城,一路从崇阳门到了皇帝手里,而此时皇帝正拿着景郡王、蔡新和官保上的联名条呈,和一帮军机大臣讨论上面所说方法的可行性。
最终众位军机大臣认为此法虽仍有空子可钻,但是比之以前,空子钻起来的难度已算是难以逾越了。皇帝最终拍板,并要求吏部负责此事。
然后皇太后的圣寿就到了。
皇帝一直为皇太后圣寿精心准备的一切终于慢慢的呈现在众人的眼前,胤禩虽然是两辈子的人了,可是还真是没有见过这么过火的场面,就是圣祖六十大寿也不见有这样的规模,而皇帝自己去年的六十大寿因为有圣祖的规格压在那里,所以也未敢太显。可是这一次,一位八十岁的皇太后在大清朝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因此皇帝下了大力气要满足所有自己的幻想似的,操办着这一场庆典。
这一场庆典从西华门开始直至西直门,一路锦绣楼台、雕梁画栋,更兼之霓裳羽衣、仙乐飘飘统统汇聚于此,真是琼楼玉宇、人间仙境不足以形容。
从十一月二十日开始,胤禛和胤禩就每天穿戴好衣服,每日入宫,进行彩衣娱亲活动。至于阿颜觉罗氏,胤禩已经替她报了假,所以阿颜觉罗氏有孕的消息现在也正式的在宫里传开了。胤禩很可以感受到一些别样的眼光,可是他在皇太后面前的位子还是很显,而胤禛在皇帝面前的位子也是那么显,所以那些眼光大多是带着小心翼翼的神情的。
直到二十五日这一天,山东的代表献上了万民书,胤禩才感觉到来自他斜对面的皇贵妃的恶毒的眼光。很多事情其实根本不用看起因如何,过程如何,你只要看结果是什么就自然能够一清二楚了。最终获益的是谁,谁就是那个抢你利益的人,无论这个人如何和你情同手足,如何对你信誓旦旦。因为这天下掉馅饼的事情还真是没有的。
所以面对皇贵妃恶毒的眼光,胤禩只是在面上绽开了和煦如春阳一样的微笑,并且用眼角的余光勾了皇贵妃一眼,仿佛在说现在才明白过来,一切都已经晚了,果然皇贵妃脸上的表情更加僵硬。
有时候人生就是这样,如果你不踩着别人,那真是一步也上不去。所以有时候也顾不得了,就是无辜的人也踩上去了,更何况现在踩的是利益相关者呢,胤禩只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当然胤禩也已经做好了迎接皇贵妃新一轮报复的准备工作。不过,在九公主未指婚前,应该能够平静一段时间吧。胤禩在宴席中无聊的琢磨着。
皇太后的圣寿什么妖蛾子都没有出,平平顺顺的就过去了。而且,过后胤禛去皇太后那里请安,被皇太后表扬了,说他送的十六寸高的彩蛋很让人喜欢。胤禛高兴的表示只要皇太后喜欢就好,同时又说自己最近对西方的宝石镶嵌技术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还一一举例那些东西能够镶嵌宝石,使得这些东西更加有让人赏心悦目,其中有一样就是火枪。皇太后被胤禛的异想天开说的哈哈笑,叫胤禛小心的同时,还是赏了一袋珍珠、一袋翡翠给胤禛。
于此同时,胤禩正在理各个庄子上送来的账册。昨天胤禛突然将这一摊子事情推给了胤禩,胤禩明白是时候进行试炼了。
胤禩看着这半年来的进项,就知道这其中一定有猫腻,倒不是说有人贪污有人漏报,相反的,这其中不一定会有人想方设法的多塞进来。
按说他们现在有粮庄、瓜、果、菜园共计二十座,虽然数量上不多,可是还都是实打实的,但是就是这样,也不能半年来能经营成这个样子吧?不过做事情不留名的人很少,更何况还是一定意义上的好事呢,大家都喜欢留个名。
胤禩细细察看了二十个庄子的进项,按着前世的记忆,比量出产,然后就看出其中六座有问题的粮庄和一座银庄,或者特别多,或者特别少。
现在就要看看这景郡王府的大管事怎么回话了。若是他是一个衷心的奴才,自然会一五一十的说了,而且会将那些背着主子就自作主张的奴才都一一的记录了。不过这个可能性,现在看来很小了。
胤禩心里想着,叫杨和福去传话。
当杨和福拿着胤禩的话去问李明的时候,李明明显的愣住了,显然没有做好被问的准备。是啊,谁能想到福晋会问呢,一般都是王爷负责这些事情的。
因此,听了杨和福的传话,李明恭恭敬敬对杨和福说:“杨首领,福晋有问,我定然是要明明白白的回话。只是,这说起来却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我待写个章程上去,你看可好?”
杨和福在胤禩身边待着已经很明白自己这位福晋的见识只怕是十个男子都难比的,现在看到李明虽然语气恭敬但是实则行虚假之意,嘴角就不由自主的牵了起来,用太监特有的慢声慢气的神态说:“李大管事,我只是一传话的,您若这样说,我自然是这样去回了福晋。只是,您可想好了?”
李明被杨和福的声音激得心里一颤,脑袋里转了两个弯,终于道:“请杨首领稍候,您看,我这什么时候给福晋去请安合适呢?”
不管如何都是主子,只要有问话,他的计算就可行,而且是福晋问话,说不定他的动作可以更大一点。三个月以来,他一直在计划着这一天,或者说等着收租的这一次机会。他已经算计好了,王爷肯定会对着产量少的庄子开刀,而且一般情况下,也会对前去收租的人都责问一二,因此他这次有意的将不合他的人派到了这些地方去。这样一来,虽然说不能全盘的收了王府,但是起码可以砍掉几个制肘。
杨和福见李明马上就掉转了话头,才微微一笑,心里想着这人还有救,一面才说:“您哪,今天别离开这里了,福晋什么时候得空能见您了,自然有人来相请。”
李明拱手致谢,杨和福又说了一句:“您也别谢了,把里面的事情一五一十的禀明了才是正经事。”
说着迈着太监特有的步子走了,留下李明在背后咬牙。
午膳将近时,才有婆子出来叫李明,李明忙掸掸衣袖,跟了上去。
去了才发现,福晋竟然是在竹园和花园子之间的罩房内召见他。
李明对着帘子磕头,里面轻轻一声“起”以后,才敢爬起来站稳了。
里面一个清脆的声音语速较快的响起:“福晋问你,为何只有总帐、没有细则?”
李明猜测这个声音是福晋房里的绿玉姑娘,都说这个姑娘说话快而且一口子清脆。听完了以后,李明虽然奇怪福晋没有一上来就问为什么多、为什么少这样的问题,不过听了这个问题心里还是舒了一口气。
李明语气恭敬的回话了:“福晋,细则奴才已经带着了。细则实在太多,怕费福晋的眼睛。”
说着让了一步,好让帘子里面的人,看到放在门口的两摞子账本。旁边两个婆子就出来把账本抬了进去
不想里面绿玉又说:“福晋说知道你的心了。你就给福晋讲讲细账。”
李明对每一个庄子的情况都禀明了一遍。
绿玉便问:“福晋问从河北的大邱粮庄为何这么少?”
李明心里一喜,来了,他的计划可以实施了。
于是李明把自己准备了很久的话用为难的、自责的语气有条理了说了一遍,最后很诚恳的表示虽然粮庄客观上收成不好,但是自己也犯了识人不清的严重错误。
李明说了以后,见里面久久没出声,心里也七上八下的。
其实胤禩只是再想,李明的尾巴终于迫不及待的露出来了。
里面绿玉终于又说:“福晋说了,即然是天灾,大管事也不必自责。只是人手安排上,大管事不可大意。”听的李明心中一喜,他开始觉得自己的计算不会白费,同时他也更加坚定了后面的回话。
绿玉又说:“福晋问你,秦家庄租子为何如此之多?秦家庄占地不过4000亩,为何能收了和大傅庄一样的租子?”
李明又将准备好的话说了一遍,同时不忘奉承拍马,什么王爷和福晋福泽深厚、老天待见等等之类的话来说明为什么收成好、佃户好等等。
胤禩想,李明大致已经可以放弃了,只是这接任者到底是谁好呢。所以外面的李明,又一次经历了漫长的等待。
终于绿玉说:“福晋说了,大管事辛苦了。福晋还说了,王府里有王府里的规矩,办事认真的奴才自然要赏,不认真办事的奴才自然要罚。大管事且去支两百两银子,奖赏那些差事办好的。”
李明喜不自禁的磕头了,绿玉又说:“福晋说了,大管事一项辛苦了,赏五十两银子。”
李明再次磕头。
晚上胤禛回来了,胤禩这事情一说,二人很快将李明的继任人选确定好,只等年后办了他。
这事情办了以后,胤禩开始马不停蹄的理年礼单子,大部分的单子和去年类似,不过是多了一张给陕甘总督的单子。胤禩把单子理好了请胤禛过目,特意将这个单子放在前面。
胤禛看着这个有爱的小举动讪笑,把单子上的物品去了四样、换了六件,重新撰了,放在上面。另把给员外郎家的单子拿出来,更换了八样东西,也放在上面。
胤禛知道胤禩肯定会拿着这个单子给阿颜觉罗氏,好让明山一看就明白了这其中有自己女儿的心意在。果然,等到这单子再次摆在他面前的时候,单子上的礼已经被一份一份的分好了,哪些是给明山府上的,哪些是给明山夫人的,哪些是给阿颜觉罗氏的兄弟的。胤禛微笑着叫魏全泰和李明用心将这事情办好了。
等着这些单子理好了,该出发的出发了,过年气氛也渐渐的一天比一天浓烈,朝廷上也已是只出喜事了。这不九公主的额驸定了,一等武毅谋勇公,扎兰泰,此人的父亲也是胤禛的熟人,兆惠,姓乌雅氏的。
虽然这是一件胤禛和胤禩还应该未雨绸缪、仔细分析的事情,但是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俩都没有办法去分心关注这件事情。
因为,胤禛正处于欣喜若狂的状态下。真的是欣喜若狂。似乎整个人都轻飘飘,走路像在飞!
等着胤禛事后完全消化了这个信息后,胤禛会想上一次他这样欣喜若狂的时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弘晖出生的时候?好像不是!是他终于被任命为下一任皇帝的时候?好像也不是。因为那时候的欣喜带着点心酸带着点痛苦。不像现在,全然的喜悦!如果不是陆太医说,三个月内要静养,胤禛真想抱着胤禩跳上几跳。不过虽然不能如此,但是胤禛满脸满眼的喜气也已经告诉所有人他的高兴、他的欣喜。
相较于胤禛,胤禩是比较镇定的那个。虽然他努力的表现出喜极而泣的样子来,可是心里面更多的毕竟还是计划成功的志得意满。但是他没有漏过胤禛瞬间狂飙的情绪,也没有漏过胤禛狂喜的神情。胤禩即刻明白了胤禛对他肚子刚刚成型的孩子抱着的期望,胤禩也立即决定了要将这种期望永远的保持住,并且让它持续不断处于升温中。
陆太医第一时间恭贺了王爷和福晋。底下第一时间得到这个消息的奴才们,也已经满脸喜气的磕头恭贺了这对刚刚升级成为准父母的主子。
作者有话要说:加更加更,
终于有了,是吧是吧
97再次的心思迥异
胤禛力持镇定的陪着胤禩仔细的听了陆太医的几十大注意事项,应酬了陆太医几句,高兴的叫魏全泰送陆太医出门。
绿珠、苏德业几个见着陆太医被送走了,几个人的脚步也不动声色的往角落里挪了挪,将空间留给了两位在他们眼中强制镇定的主子。
胤禛握着胤禩的手,轻轻的问:“可如愿了?刚刚陆道悟说的可都听了?现今以后要好好保养,凡事少操心,万事不动气,等闲不走动,吃食上更不可任性,这一条条,可都记住了?”
胤禩听着胤禛的话,刚刚充盈在心中的那份志得意满已经消失了一半,好极了,他这一次真正的成了一个女人了,现在连孩子都怀上了。而且想不到的时,怀个孩子竟然还有那么多的注意事项,这以后简直不是人能过的日子!胤禩想到这里生生的打住了,提醒自己这个孩子将是他未来最大的筹码,为了他,胤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