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转奇作者:肉色屋
而反对,反正胤禛整治不到他身上。
所以胤禩安慰:“奴才的忠心也非一朝一夕之事,王爷也切莫心急。”
胤禛一听这话,心里生出很多感触出来。有时候事情是需要时间去磨的,只是如今情形这样紧迫,哪有这么多时间呢。
胤禩仍在劝:“如今最好的办法是让这些奴才少来往走动,有发现无故走动的,一律赶出去也就是了。”
说实话,胤禩虽然知道内情,那小丫头虽然也是他刻意为之才有的漏洞,可是这人毕竟还是和小兰联接上了,所以胤禩虽然没有像胤禛那样草木皆兵,但是也还是认为底下的奴才确实是需要严加看管的。
胤禛听了胤禩的话,倒也觉得是一个方法,当下就说:“还是要叫魏全泰、杨和福等人担起事情来。外面的孙克方等人也一样。”
胤禩犹豫:“那魏全泰?”
胤禛笃定的说:“你放心,他现在不会到任何一边去了。”
胤禩想想也是,胤禛现在如此炙手可热,魏全泰怎会放弃自己的大好前途呢?未来大总管呢!
胤禩就说:“我知道了
胤禛却接着说起了另外一件事情,说:“这一次很可能永琰也是要一起去的。”
胤禩等待下文。
胤禛果然又说:“所以你也不用过于担心这京里。永琰就在我身边,她怎么也会顾忌几分。”
胤禩立即恍然大悟。可不是么?投鼠忌器可不是这个理么?进攻果然还是最好的防御手段。
所以,胤禩补充说:“如果王爷露出一番高兴有十五阿哥一起去的情形出来,就更好了。”
胤禛立即心领神会了。
胤禩看着胤禛的样子也知道他是明白了。
这时候,杨和福上来禀报:“王爷,福晋。恒主子带着她的兄弟来给福晋请安了。”
胤禩一听,立即拿眼睛去看胤禛。
胤禛沉思了一会儿才说:“也不是外人,你见见吧。”
胤禩点点头。
和胤禛一起到了正厅,按着位置坐了。
阿颜觉罗氏领着一个年轻的男子进来,给胤禛和胤禩磕头。
阿颜觉罗氏见胤禛也在这里,倒是并不吃惊,只是明达却是吃惊不小。
看来妹妹往日里说的那些王爷独爱福晋的话,确实是真的了。
不然,王爷怎会白日里也在福晋的屋子里呢?
明达跟着阿颜觉罗氏刚行了礼,阿颜觉罗氏还没开口介绍他,明达就听见一个声音说:“快快起来吧。都是自家人,很不用这些虚礼了。”
明达立即知道这说话的就是景郡王福晋。
虽然声音说不上有多动听、有多优美,可是这一句极普通的客气话,却能让人感受到这说话人的真心诚意。
明达立即联想起了自己阿玛对这位福晋的推测,心里更是不敢大意。
那人又说:“快扶侧福晋起来,她身子弱。”
明达注意到有人走近,然后扶了自己妹妹起来。
明达不敢抬头,也不敢起身。伏低了身子说:“奴才明达,特来谢谢福晋对舍妹的照顾。”
那人又说:“这是哪里话,太客气了。”接着又说:“起来吧。”
明达这才又磕了头起来了。
这期间从头至尾,景郡王竟然一言未发。
明达心中极是惊骇。
所以明达趁着起来的时候,眼睛飞快地向前扫了一眼。
只这一眼,他已经看清了景郡王福晋。
她就这样坐在那里,给明达的第一印象并不是这是一个美人,所以事后明达回忆起来,福晋的面容却总是模糊的。但是她整个人却又是那么的清晰,因为只一眼她高华的气度,已细细密密的朝着明达涌过来,使得明达只记住了这个。
而明达对这位福晋的第一感觉是她果然就是景郡王的福晋。她就是应该这样和景郡王一起高高的坐在那里。
接着明达惊觉自己的目光被这个人接了个正着,她温和的笑着,一双晶灿灿的眼睛看着你。
明达迅速的低下头去,眼光掠过景郡王。
景郡王也正看着他,似乎也察觉了他刚刚的大胆。
胤禩在上面也看清了明达,心里也感叹,果然是阿颜觉罗氏的同胞兄弟,真是一幅好相貌!只是这胆子也不小。
胤禩再次开口说:“这一次来了,就在城里多待些日子。也正好陪陪我们侧福晋,在这府里也无需拘束,和自己家是一样的。”
阿颜觉罗氏和明达又双双称谢。
胤禛这时候才开口,对明达说:“今日,宴席就摆在松园,我们好好吃顿饭,也算是替你接风洗尘了。”
接着又对阿颜觉罗氏说:“你也来,明达不是别人,是你兄弟,也不用见外了。”
说着又去看胤禩,胤禩笑着说:“即有侧福晋相陪,我就向王爷告个假。”
胤禛笑着接过胤禩的话,说:“行。那你自己用膳。”又对明达说:“来,先随我出去。”
明达恭敬的给胤禩打千了以后,才随着胤禛走了。
阿颜觉罗氏却留在胤禩这里。
胤禩笑着说:“你也去吧。”
阿颜觉罗氏却又跪下说:“求福晋为小阿哥做主。”
胤禩还真没有想到这个,这是阿颜觉罗氏对他的进一步服软了?
所以楞了一会儿,才亲手扶起了她,眼睛盯着阿颜觉罗氏,缓慢而严肃的说:“你放心,不仅有我,还有王爷呢。”
阿颜觉罗氏的眼泪就流了下来。
接着又说:“你如今最要紧的就是将自己的身体养好了。”
阿颜觉罗氏点头。
胤禩又说:“和这件事情有关的奴才,王爷都处理了。只是生怕还有漏网的,你也要比往常更警醒着点。”
阿颜觉罗氏点头。
胤禩才嘱咐她:“好好陪着你兄弟说说话,好让他安心。”
阿颜觉罗氏又点头。
胤禩叫人秘密的注意着明达,一段时间下来,倒觉得此子真是一个乖觉的,阿颜觉罗氏有这样的兄弟真是她的福气。
幸好,他没有手软。
要不将来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作者有话要说:过渡章
谢谢大家对我的祝福
只是现在jj好像作者回复无能了,所以我只能写在这里了
祝和我同一天生日的wq生日快乐
115拉拢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再次的超出了胤禩的预计,使得胤禩再次的领受了紧迫感。
明达留在了京中,而且看起来是长久的了。
因为,胤禛还在健锐营给他谋了一份差事。而因为这件事情阿颜觉罗氏也快速的恢复过来。
但这一件事情中,胤禩却相当的无能为力。
在胤禩的无力感中时间终于到了五月下旬,皇帝起驾巡幸天津,胤禛和永琰果然都在随扈之列。
胤禛走之前,先是将有头脸的内外管事集中在一起,严命他不在期间一切俱有福晋定夺,若有人面上恭敬私下悖行,一旦查出,立即打死。然后又将成武和钱日松留在京中,对他们下密令,唯胤禩之命是从,并且必须做到没有胤禩的命令不得离开王府一步。最后又命高从云严密监控府第各路奴才。
然后胤禛又将自己的布置详细的说了一遍给胤禩听,又叮嘱各方人马应该如何使用,等等事项。
最后胤禛又再次嘱咐胤禩要千万小心。
胤禩自然一一答应胤禛。
第二天胤禛上路了。虽然胤禛自认为做了万全准备,但是心里仍是相当的忐忑不安。
这一点正和胤禩截然相反。
胤禩自目送胤禛离开以后,内心就极其愉悦。
第一天,胤禩隔着帘子,对管事们训话。
因而,王府里虽然少了男主人,但是气氛却格外的凝重了起来。
第二天,胤禩专门叫人请了阿颜觉罗氏。
胤禩说:“我听说宫里的惇嫔生病了,你去替我探探病吧。”
胤禩见阿颜觉罗氏脸上露着抓不住重点的样子,又笑道:“看来你还不知道这位惇嫔呢。这位惇嫔就是以前的永贵人,去年新晋了嫔位。皇上现在常去她那里。这一次因为她病了,所以才没有伴驾。她毕竟是我们的长辈,我现在行动不便,你替我探望一二,也是我们的孝心了。”
阿颜觉罗氏已经明白了,这位惇嫔就是皇帝的新宠,是皇贵妃的敌人。对付一个女人最好的办法不就是抢走她原有的宠爱,威胁她已有的地位么!
阿颜觉罗氏现在也很愿意看到皇贵妃遭殃,无论是什么程度的。
胤禩不等阿颜觉罗氏说话,又接着说:“自从去年皇上万寿节以后,你就开始养胎了,一直闷在院子里。可是闷坏了?今天出去也当作散散了。让何德禄陪着你去。宫里他熟。”
话说到这里了,阿颜觉罗氏明白这是福晋对她不放心了。
胤禩又说:“你和惇嫔说,宫里的东西虽然都是最好的,只是外面的东西也有几分野趣,娘娘若是有什么想玩的,就让人说一声,我们一定办的妥妥当当的,干干净净的送上去。”
阿颜觉罗氏低声应是,末了才又出声:“皇贵妃那里?”
胤禩笑笑:“你也顺便去请个安。只是千万克制自己。本来也应该给庆贵妃和豫妃等请安,只是这次她们都伴驾去了,也省了我们的事了。”
最后胤禩叮嘱:“慎行慎言。你总不想这样的事情还有第三次。”
阿颜觉罗氏脸色刷白的给胤禩磕了头,低低的说:“奴才至死不能忘。”
胤禩又说:“沉得住气最重要。”
阿颜觉罗氏带着胤禩让人准备好的礼物进宫去了。
皇太后要安享晚年,避居畅春园,庆贵妃年岁已高,再无争宠之心,豫妃心有余力不足,幸而还有这个年轻气盛的惇嫔,皇帝年岁已高而她正年轻,她必定会为自己的将来考虑。
胤禩冷笑,这一次,方向如此明确,架势完全摆开。只是不知道皇贵妃是认为这是他的主意呢还是阿颜觉罗氏的主意?
胤禩在心里再次冷笑。
魏氏啊魏氏,你既然动了杀心,那么让你背这个黑锅也不算冤枉你了。
经过这两个月的沉淀,胤禩已经完全放弃了和胤禛硬碰硬的想法。
他现在既然已经占了这个名份,自然也要利用这个名份给他带来的最大的益处。
他誓要将胤禛的所有都占为己用。
这一天上午胤禩都在耐心的等阿颜觉罗氏回来。
快到晌午的时候,阿颜觉罗氏回来了。
胤禩明白她一来就会回来向他请安。
阿颜觉罗氏请安以后就开始一五一十的说她本次的皇宫之行。其实胤禩根本不需要她来说,难道何德禄是白跟着去的吗?
不过想来阿颜觉罗氏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这么详细的向他说了。
最后阿颜觉罗氏说:“我这一次进宫了以后,才真正明白,我以前错的有多厉害,可是福晋却始终如一的对我。我现在想来心中实在羞愧万分。”
这话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胤禩已明白阿颜觉罗氏又成长了。
因此,胤禩只淡淡的说:“无论什么时候都只要记住,王爷才是我们的根本,做事说话就不会出错了。”
阿颜觉罗氏又磕头才下去了。
接着下午,胤禩开始办了另外一件事情,他叫来成武吩咐他,叫他去见见双庆的哥哥庆度,主要是探探口风。
在成武、双庆、苏德业等等人的心中,福晋和王爷本是一体的。再加上胤禛临走之前的嘱咐,成武躬身应诺,答必定办好此事,然后准备行礼告退。
然,帘子后面的人却开始问问题。
这一个一个问题,把成武问的汗湿后背,并且不时的话语支吾,心中更是惶恐。
但帘子后面那个人,说话语气却愈加和气可亲。成武也总算因为这个原因才能还算镇定的站在那里聆听。
慢慢的,成武明白这竟是在教他稍后和庆度的应对之词,心中不禁大骇。
成武退出以后,将身上的职责交给钱日松以后,就去见了庆度。
庆度刚刚跟着阿桂从金川的战场上回来,此时仍在家里敬孝一并休养。
因此当听到成武来的时候,庆度并没有多想,毕竟这是自己弟弟情同手足的朋友。
而成武去见庆度也没有遇到任何的阻扰。
因此当二人寒暄完毕,成武开始按着胤禩给他的思路说:“哥哥的职位可是已经下来了?”
庆度才意识到这个小子不是无缘无故来找自己的。因此,庆度说:“很久没有这样闲散了,想先散散。”
成武微笑着说:“哥哥,可是看我人小,不愿意和我说。”
庆度这些天在家里早就了解到成武是什么人了。若是他不成,景郡王又怎会让他留守在京呢?只是他现在这样问,是他自己的意思呢还是别人的意思?庆度却有些捉摸不透。
因此当下就说:“兄弟怎么说这样的话。哥哥是不把你当外人,所以才真心实意的说这话的。”
成武也笑着说:“我也把哥哥当自己人,不然如何敢在哥哥面前这样放肆呢?”
接着又说:“哥哥在外面带兵打仗,双庆常常在我面前念叨哥哥,所以在我心里,我早已将哥哥当成我的同胞手足了。只盼着哪日见到了哥哥,哥哥也莫拿我当外人。”
庆度笑着看成武说:“你当然和双庆一样,都是我的弟弟。”
成武继续说:“哥哥回来那么长时间,双庆肯定是把我们那些事情都说了,哥哥是不是赞成双庆和我的做法呢?”
庆度没想到成武这么快就把问题抛出来了,幸好他阿玛已经给他恶补过如今的形势了。
庆度开口说:“有道是好男儿志在四方,你和双庆有如此雄心壮志,做哥哥的很是替你们高兴。”
成武看着庆度笑着说:“哥哥,这话说着倒像伯父。哥哥还不是和我们一样,正是打马饮酒、畅快淋漓的好时候,哥哥若是和我们一道,我愿意以哥哥马首是瞻,双庆那里就更不用说了。”
庆度看着成武,打量着他。
成武又说:“哥哥可是奇怪,这话怎么由我来说,而不是双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