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其他类型 > 下一个转奇 > 下一个转奇第40部分阅读

下一个转奇第40部分阅读(2 / 2)

只是胤禛这么一干,越发显出胤禛的气度和才能出来,所以几个月下来,朝廷的风向己经开始有些倾向化了。

更何况,后面还有胤禩,对于这些有倾向的人,胤禩简直就是照单全收。

而且胤禛还不知道,因为胤禩走的是内宅路线。

不过,胤禩虽然照单全收了,但是心里仍然将这些人等划分了三六九等,重点勾画那些武将家庭。

胤禩现在完全明白,这夺权没有武力支撑,那就是空口说白话。

当然胤禩先在他目前最熟悉的健锐营开始。

对胤禩来说,日后发动政变,健锐营和西山大营只要不动,便是他们的胜利了。

这其中,最最重要的其实是防务京畿的步军。只是这一块现在不可动,要动,只有把福隆安干掉了,换了一个人上去,才能动。

所以胤禩近期以来,一直在思考怎么将福隆安从步军统领的位子搬开。

你说拉拢?胤禛和胤禩早就分析过好几遍了。觉得要拉拢福隆安不仅要冒大风险而且还要付出大代价。

福隆安或者富察氏实在是一心一意走皇帝的道,就是他们家的女婿,现在的成郡王永瑆也没有占到他们家什么光。

更何况,皇帝对他家的荣宠如此之盛,实在是很难能够拿出什么东西去贿赂他们家,去打动他们家。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福隆安只能作为他们的敌人了。

你说暗杀?当然不行了。你以为富察氏是乌雅氏么?人家子弟可真是遍布天下啊。不说他们家几朝几辈来的奴才、门生、姻亲等等,就说光是姓富察这个姓氏的人,现在也有很多活跃在各个军队、各个地方上。

所以,胤禩只有苦苦思考如何把福隆安从步军统领的位子拉下来。

然后有一天明达来了。

胤禩突然就心生一计。而且是能够一箭双雕的好计。

计是好计,可是实施起来相当的难。

首先,这件事情胤禛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反对。只有到了这件事情发生了,胤禛已经无法挽回了,他才会和胤禩一起努力摆平后面的事情。所以,胤禩不能在事情刚刚开始发生的时候让胤禛知道,这样一来就不能借胤禛的力了。

然后,明山这么多年来,坐着陕甘总督的位子,可以说是深得皇帝的信任。所以,明山得要做了怎样的大事,才能皇帝对明山起了疑心啊。况且从上次胤禛说的事情,再结合胤禩对明山的调查,足以说明明山是一个非常谨慎小心的人。要在这么一个人身上按下一件让皇帝怀疑他忠诚的事情,可真不是三言两语,三天两天就能办成的事情。

所以,胤禩觉得这事情真是难办啊。

但是胤禩又绝对不会放弃这件事情。因为这件事情的好处实在太大。一本文首发晋江文学城,下一个传奇吧巧克力手打,请支持正版勿商用,下一个传奇吧巧克力手打,请支持正版勿商用

只要皇帝对明山起了疑心,接下来就好办了。现在虽然小金川己经被攻陷,可是大金川仍然未平,而且眼看着大战即将发生,皇帝怎会让一个对他不忠心的人做着战争后方的半个粮草指挥官呢?

所以,只要皇帝疑心一起,明山必然官位不保。

而这种情况下,皇帝必定要派一个心腹去做陕甘总督,以督导后方粮草,保证战争的胜利。因为大金川早己是皇帝的一块心病,几年以来一直久攻不下,现在刚刚借了小金川之力,皇帝心里必定是想着一举拿下,好建下不世功勋,供后人瞻仰。在这种情况下,还有谁能比得上深得皇帝信任的兵部尚书兼步军统领又能振臂一呼应者如云的富察氏如今的领头人的福隆安更让皇帝放心,更能安稳军心呢。

而且只要明山己经被皇帝怀疑,胤禩自然有把握说服胤禛放弃为明山筹划,转而为他的整个计划铺砖加瓦。如果有胤禛帮忙,虽然胤禩心里有点不甘愿,但是实际上必须承认,他们二人联手何愁事情不成呢?

至于,福隆安走了之后步军统领之位空虚,这或者由两位副统领中的其中一个顶上,或者由皇帝重新任命人,不管如何,这步军衙门必须会有一段时间会折腾,胤禩相信这就是他的机会。

所以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明山。

明山要做什么事情,才能让皇帝疑心到搁了他的陕甘总督的位子?

胤禩思考琢磨了几日几夜之后,有了初步的方案,还是两个。

第一个,不到山穷水尽之时,绝对不可以用的方案。让皇帝对胤禛起猜忌,而且还是大大的,这样一来皇帝必定不会让一个在京中有威望同时又让他猜忌的皇子,有一个做封疆大吏的靠山。这样,明山自然就倒了。不过这个方式不只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烈,而是属于自掘死路的万分不靠谱型。

所以,胤禩马上放弃了。

第二个,可靠的多,但是也费事的多,同时还不能立竿见影,而且还需要多方配合。

胤禩又仔细推敲了好几天,决定了。

胤禩先是不假莫日根之手,直接给田仲启去了一封信函,但同时信函中又有莫日根联系田仲启的印记。

胤禩给在信中说的不多,只说让田仲启指使一个人用明山的名头在云贵两省各处走|岤,其中两个人必不可放过,第一个当然是许祖京,第二个就是云南巡抚诺穆亲。云贵两省走完了,接着去广东,并说在云贵务必高调,在广东务必遮遮掩掩。

胤禩一点都不担心田仲启猜测这个行动背后的目的。因为田仲启至多能够想明白这是博尔济吉特氏要整治阿颜觉罗氏了,也至多能够想到景郡王府的内院之争,已经到了外面。如果田仲启想到了这一点,胤禩很有把握田仲启会卖力的给自己干活,因为现在他不仅有嫡福晋的名分傍身,而且还有生了一个一出生就被赐了名字的大阿哥。

胤禩写了信以后,就让莫日根直接发了出去,信的内容也告诉了莫日根,劝慰莫日根不要担心的同时也告诉他此事大有深意,是一定要办成的。

田仲启很快就回信来,说一定办好此事。

胤禩又回信叮咛一二。此事就按部就班的展开了。

胤禩当然不会只有这一手,他接着让莫日根召回他们在兰州暗埋的一个得用人,让他不必回京,而是直接取道直隶,带着大量金银,于总督衙门、总兵、镇守之处暗暗活动。你说活动经费哪里来?

自皇太后八十大寿之期以后,胤禩在广东的贸易进行的十分顺利,基本上可以说西北挖煤,海外贩茶,所以他现在一点也不缺钱。而且即使他缺钱了,王府的钱不也是钱么。

所以,这方面胤禩一点都没有压力感。

而且胤禩的时机选的非常巧妙,此时正值刘统勋病重,胤禛的注意力都在此处。

因前日,皇帝已经下旨招湖南巡抚梁国治进京,授予礼部右侍郎之职。

胤禩听闻以后,更加觉得自己大事可成。一本文首发晋江文学城,下一个传奇吧巧克力手打,请支持正版勿商用

梁国治是真正的天子门生,他是殿试状元出身,直人翰林院,弘历对他一味看重,在对缅甸战争期间,此人任湖广总督,在后方筹军费、置粮草,业绩十分卓越。因而对大小金川再次用兵以后,弘历将他迁为湖南巡抚,干的仍然是筹军费置粮草的工作,可以说是大小金川之战中的后方的一员干将。而现在皇帝却招他入京,战争后方的统筹工作也看就重重的压在四川总督富勒浑身上,富勒浑新任四川总督不久,因此想必皇帝必会让周边省份予以大力支持,而这明山不正是其中重要的一员么。

如果这个时候明山出了事情,皇帝必派一个深得他信任,又深有威信之人去接替,如此一来福隆安简直就是不二人选。

胤禩为自己的计划能够如此顺利进行而激动不己。

胤禛在旁边,毫无察觉。

刘勋统病重之后,胤禛就一直在考虑皇帝会选择谁做他的接替者。

不想这边胤禛还没有想出来,皇帝的谕旨己经发出,胤禛立即明白这人就是梁国治了。

果然梁国治到京叙职以后,皇帝就命他入直学习,同时刘统勋病重不治。

于此时,军机六位大臣之中,胤禛最熟的竟然是于敏中,第二个竟然是福隆安,这让胤禛感到十分的不妙。

不仅是因为胤禛人脉上的丧失,还因为如今的这个班子,实在是达不到胤禛心中的要求。

在景郡王府内,沈青芳己经有了一个自己的班子,完全的隶属于胤禛,主要是替胤禛处理王府庶务之外的文书工作。但是每次遇到大事情的时候,胤禛还是习惯于和胤禩商讨。

所以,现在胤禩面对着沉默的胤禛,也沉默着。

当然这只是表面,实际上胤禩里面的内心活动十分的活跃,中心思想只有一个,胤禛会做些什么来挽回这样的劣势?

按照他对胤禛的了解,胤禛或许会隐忍到底,可是私底下胤禛绝对是会动作不断的。只是胤禛到底会怎么做?直接收买,然后暗通款曲?或者直接放弃这一个班子,然后等待?

胤禛见胤禩也沉默不语,知道他也跟着忧心了,因而继续分析给胤禩听:“皇帝如今的这个班子相当的不稳,不说袁守侗、梁国治二人是新人,就是舒德赫又能周全到哪里去。有大局观者,只剩下于敏中和福隆安了。然于敏中一贯圆滑,福隆安更加不必说了,鲜有针对皇帝之意,

如此一来,恐怕皇帝所拟之政策、方针就要偏失了。

胤禩暗喜,原来胤禛己经对弘历这么不放心了么?

不过开口却说:“不是还有各部大员么?”

胤禛听了却摇摇头。虽然说军机处是圣祖一手设立,并且在他自己手中发扬光大并逐步稳固的,但到了如今,军机处的超然地位己经完全超过了胤禛的想象。

军机处与圣祖来说,就是他的智囊团,与他自己来说,不仅仅是智囊团,而且是他的领导班子,可是与弘历来说,据胤禛多方观察,军机处更多的作用己经是秘书处了,弘历一个完全是大权在握,其他人只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深入或者扩展而己,这实在是和它超然的地位十分之不匹配。

若是说弘历在胤禛心中仍然是一个优秀的皇帝,胤禛也不会对这样的皇权集中产生不满,可是现在弘历在胤禛心中的地位己经是摇摇欲坠,虽然说弘历在不知不觉中刚刚替自己挽回了一把。可是由于这几个月来胤禛的努力,胤禛收到的消息量就大了很多,全国各地的情况慢慢的已经在胤禛面前铺开。

胤禛对于目前的吏治,本来觉得基本上己经是心里有数了,所以他也预料了会有不少民不聊生的事情,可是接到各方消息以后,他仍然震惊。

震惊于全国各处竟然匪盗不断,而官吏还在大肆宣扬歌舞升平,一直到了匿无可匿才上报,并一律以反清罪责上报,而弘历皆发旨剿灭。要说如果胤禛看到的是官方邸报,估计他会做出和弘历一样的判断,无非是刁民恶劣不服管教等等,可是这一次胤禛看到的私人线报,况且给他办事之人皆以为他要摸清全国各地官吏的真实情况,因此上报上来的东西竟是异常真实异常详尽。

所以,就是胤禛要假装自己不知道,但是面对着案几上调查的明明白白的书写的明明白白的因由、经过,也真是很难自欺欺人。

官场上下欺瞒,层层包庇,以至于此,大清江山怎能稳固?

可恨弘历却仍处于高阁之中,以为天下尽升平,四海可扬帆。

面对这样的事情,胤禛对弘历的第一波愤怒过去以后,却想以弘历的手腕不可能完全放任地方或者说信任地方,记得他自己派出过多少人员明察暗访,难道弘历会没有吗?胤禛觉得这不太可能,弘历必定也派遣了若干人员。只是这些人都和地方官员狼狈为j,连成一气,合力的瞒着弘历。要说他们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胆子?无非就是摸准了弘历的脾性,知道弘历喜欢大家高歌歌舞升平,喜欢众人唱和天下太平,因而敢于这么做。

因此,想到最后,胤禛仍然不得不将最根本的原因归结到了弘历身上,归结到了皇权过分集中的问题上。

只是胤禛这个前皇帝,现皇子,对于这样的情形却也束手无策。

而正当这个时候,弘历对他的军机处的调整,更加的触动了胤禛敏感的神经。

这一边,胤禩见胤禛摇头以后,就陷入了沉思,并不打算自讨没趣,打扰他。

因此,二人之间竟然就这样静默了。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晚上要参加一个坑爹的活动,所以回来更新会比较晚,

134论事

待那日后来胤禛从自己的思绪中回神过来,发现胤禩默默坐着相陪,一颗心硬是从针砭时事中回转到了脉脉温情上,想着自己这一世虽然没有十三弟那样的好兄弟相陪,可是却娶一个知心知意、志同道合的女子为妻,老天爷也总算是对他不薄了。

何况自己的年纪还这么小,而里内却有大乾坤,想来自己这一世一定能够完成上一辈子没有完成的心愿。

而今遇到的这些问题,当年也不是没有遇到过,不过是有多有少而已,而今对皇帝的失望之情,当年也不是没有产生过,不过是有大有小罢了。

胤禛深深的吐纳几次,重新恢复了坚定的信心,对胤禩说:“如今对大金川用兵在即,皇帝在后方一心求稳,这样子的几位军机大臣倒也适合。等大金川大胜,皇帝必会有所改变。”

胤禩明白,胤禛这是准备放弃这一届的军机大臣了。

可是大金川什么时候攻下呢?谁也不知道。

胤禩想到了自己暗暗实施的计划,如果成功,福隆安一走,军机处是更加的捉襟见肘,很有点形同虚设的味道了。

那么,胤禛放弃了现在这个军机,其实也无所谓。所以,就准备同意胤禛的计划。

却又听到胤禛慢慢的说:“我估摸着,这于敏中,袁守侗,梁国治三人是肯定会留下的,其他人皇帝或者会增补。如果大军得胜,前方的将士必定要回朝,到时候论功行赏,封侯升爵,而皇帝也会趁此机会将将领与士兵分开。所以依我看,阿桂和丰升额必定是要位列军机的。”

胤禛说的是他做皇帝时的老道道,这大小金川一打就是数年,而且大小战斗不断,想必将士之间已经培养出了铁血铸成的感情来。丰升额还好,三十五年的时候丁忧过,可是阿桂却是一直在军中,胤禛估摸着皇帝就是将阿桂留在了身边他也未必放心,另方面必定是还要派心腹人员前去的

而半年前去了前线的福康安,或者就是皇帝先按下的一颗棋子。

胤禩一边听一边想,当年年羹尧就是这样被干掉的?

不过讽刺归讽刺,胤禩还是挺惊讶胤禛已经想到了大金川胜利之后的事情,而且听着胤禛的话,感觉胤禛好像是要从阿桂和丰升额身上下手了。

胤禩想弄清楚胤禛的真实意图,因此拍马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说得可不就是王爷了么。”

说了还对着胤禛一笑,胤禛也回了一笑。

胤禩继续说下去:“依着王爷的意思这二人是要入了军机的,那么这西北的大军谁来统领?”

胤禛神秘的笑了一笑,压低了声音:“福隆安。”

胤禩耳朵里一阵轰鸣,过后,才在心里一笑,看来他们目前这个阶段的目标还是一致的。只是,这个问题我先替你解决了。实在是不知道大金川何时可以攻下,而我实在是已经等不及了。

不过,胤禩倒要看看,胤禛心目中的步军统领人选是谁。所以,胤禩紧接着问:“福隆安不仅是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同时还身兼步军统领,他如果一走,京城的防护、皇帝的安危,谁来负责?”

胤禛对胤禩提出的反问式反对意见很满意,因此先是看了胤禩一眼,才开始说话。只是这一眼,已经让胤禩暗自气闷不已。

胤禛说:“我料想着下一位步军统领就是今日之兵部尚书了。”

今日之兵部尚书?讬庸!

不能吧。胤禩第一反应。此人虽然也是个富察氏,可是此人的才干相比较而言实在有点平庸,而步军统领必是军机大臣,已显皇帝对他的看重。可是讬庸明显没有被皇帝列为军机大臣候选人啊!

胤禛,你这个猜测可真是不太靠谱啊。

胤禛这边本来就盯着胤禩在说话,所以胤禩有点怀疑的表情没有逃过胤禛的火眼金睛。

胤禛笑着说:“你再想想。”

胤禩看了胤禛好像j计得逞的样子,压住了心中的怒气,继续想,突然灵光一现,明白了,用肯定的语气说:“王爷指的是丰升额。”

胤禛面露欣慰的点了点头,对胤禩说:“正是他。他可不就是现在的兵部尚书么,讬庸只是奉旨兼管罢了。这福隆安一走,丰升额一回来,皇帝摆着现成的人不用,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丰升额就是做了步军统领,但是实际上要掌握整个步军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所以皇帝必定放心。”

胤禩点头,相对于阿桂来说,丰升额果然是让皇帝更加放心的人物。不过,听到这里胤禩也已经完全明白过来了,皇帝做这样的调动,不放心西北大军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可能也是不放心福隆安。福隆安统领步军已经多年,已经是经营的上下皆透,以前皇帝不担心,但是现在皇帝即已立储,万一福隆安和储君勾结,皇帝立即就要自身难保。而现在皇帝这么一互换,形势立即对皇帝大好。

这真是高招啊,妙招啊。

如此看来,弘历也是有两把刷子的。只是弘历这一番打算注定要落空,不说胤禛已经偷偷和丰升额暗度陈仓,就是胤禩已经在实施的计划,也足以让弘历的打算落空。

不过,也不对,起码弘历想撤换步军统领的心思还是实现了,而且还将提前实现。

然后胤禩欣喜的发现弘历有这样的想法对他的计划实施非常有利,胤禩现在几乎可以断定明山一出问题,福隆安必去了。而且如果弘历心中的下一任步军统领是丰升额的话,在大军得胜班师回朝之前,弘历必定会虚位以待。

胤禩简直就想抚掌大笑。好,现在只欠明山这股东风了。

胤禛看到胤禩眼睛里透出一些喜悦来,有心想压压他,可是到底也不忍心,只慎重的说了一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等,要耐心的等,要坚持的等,要策略的等,要低调的等。”

胤禩在心里呸胤禛,要等的是你,我可不想等了,表面上当然还要做出一副唯王爷马首是瞻的样子来。

于是这一次谈话,在胤禛满意胤禩也满意的情况下结束了。

生活又在胤禩不断折腾,胤禛苦苦等待之中继续向前了。

不想过了几日,和珅突然被皇帝任命为户部左侍郎。

胤禛知道了以后,又是一阵烦躁,弘历真是把朝堂也当成他的后宫了。

胤禩听了以后却立即冒出大胆想法。

如果和珅直入军机,如果和珅做步军统领,这简直就是天助我也!胤禩在心里叫道。

最新小说: 可爱还不够吗 穿成美强惨大佬的猫 既见君子(重生) 穿越三国之小乔初嫁了 重回1991的幸福生活 快穿之剧情总是在崩坏(np) 第一次做人 上上籤 你存在阳光深处 捻花作泥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